時間:2016-03-15 10:10:09 編輯:本站整理 667
黃熱病是一種高致死率的傳染疾病,在流行時期這種疾病的致死率最高時可達40%,對于中國近日出一的病例也造成了一些民眾對于此疾病的關注,這種疾病最大也最難以控制傳染的地方就是在于會通過蚊蟲傳染,所以大家回家之后可以好好的清理一下家里,做好蚊蟲清除與防治工作。
黃熱病為一病期短且嚴重度變化大的急性病毒傳染病,癥狀輕微的病例在臨床上難以診斷。典型癥狀包括:發燒、肝功能異常、猝發性冷顫、頭痛、背痛、全身肌肉酸痛、虛脫、惡心及嘔吐。初期黃疸輕微,但會隨病程而漸明顯。也可能發生蛋白尿甚至無尿。白血球減少在初期就出現,且在第5天左右時最明顯。大部分的感染者經此階段后便原。部分患者在感染數小時至1天之后,就進入危險期,會有出血徵候,如流鼻血、牙齦出血、吐血及黑便,甚至出現肝臟及腎臟衰竭。地方性流行區的致死率約為5%;但爆發流行發生時致死率可達20%~40%。
黃熱病毒(Yellow Fever virus)是一種單股RNA病毒,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
全球每年估計約有20萬黃熱病病例,造成3萬人死亡。在非洲,流行地區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范圍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安哥拉;在拉丁美洲則以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感染風險較高。黃熱病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屬地方性流行疾病。17-19世紀曾在北美洲(紐約、費城、紐奧良等)和歐洲(愛爾蘭、英格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傳出黃熱病疫情。迄今未有證據顯示黃熱病曾出現在亞洲地區,但埃及斑蚊的存在顯示仍有發生之風險。黃熱病共有叁種傳染模式:
1、叢林型(Sylvatic)黃熱?。涸诤镱惡蛿捣N叢林蚊子之間傳播,偶而感染進入叢林之旅客或工人,發生于熱帶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區。
2、中間型(Intermediate)黃熱?。翰∶轿每赏瑫r感染猴類及人類,發生于部分非洲地區,一般為小規模流行。
3、都市型(Urban)黃熱?。涸谌祟惣鞍<鞍呶弥g傳播,受感染者如進入人口密集的都市,可能造成流行。
黃熱病有叁種傳染模式:叢林型黃熱病是病毒在猴類和數種叢林蚊子之間傳播;中間型黃熱病是病毒在病媒蚊和人與人、人與猴或猴與猴之間傳播;都市型黃熱病則是病毒在人類和埃及斑蚊之間傳播。經由受病毒感染的病媒蚊叮咬傳染,不會直接經由人或其他哺乳類動物傳染給人。
約3~6天。
病例于發燒前及發病后第3~5天為高力價病毒血癥期(viremia),病媒蚊叮咬此時期的病例將感染病毒。受病毒感染的病媒蚊可能終身傳播病毒。
復原后即有長效免疫力,目前未曾有二度感染的報告
1、預防注射:前往高風險地區或已有流行疫情區域者建議接種黃熱病疫苗,接種年齡須滿9個月以上,其保護力自接種日第10天起可維持10年,故應于出國前10天接種。追加劑每10年接種一次。
2、疫苗接種禁忌:包括發燒、罹患嚴重慢性疾病或免疫能力受損者、孕婦、未滿9個月嬰兒、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性或放射性治療、對新霉素(neomycin)和雞蛋曾有過敏性反應及感染愛滋病病毒者,均不適合接種黃熱病疫苗。
3、宣導民眾做好孳生源清除工作,以及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包括:住屋加裝紗窗、紗門,出入高風險地區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以及在裸露部位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
1、病例通報: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黃熱病屬第五類傳染病,應于24小時內通報當地主管機關。發現或接獲任何疑似黃熱病病例通報,應立即進行疫情調查,最遲于24小時內完成。
2、隔離:發病5天內的病例應于病房或住處懸掛蚊帳,同時加裝紗窗紗門,并要求其離開蚊帳時于身體裸露處涂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以避免病媒蚊叮咬。
3、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調查病例在發病前3至6天內所有停留地點,以確認可能感染地點,再追查任何曾經往返該可能感染地點的人,以尋找是否還有其他未通報之疑似病例。
4、特定療法:目前并無特定治療方法,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1、擴大疫情調查:
追查旅行社名稱、導游姓名、同一旅行團之所有團員及同一旅游行程之所有同行者并進行健康監視,如有疑似癥狀者,應採檢送驗。
2、擴大衛教宣導:
(1)加強醫院診所的衛教宣導及訪視,請醫師提高警覺,有疑似病例就醫時立刻通報,以掌握所有可能被感染者,必要時得辦理醫師教育訓練,以提升醫師對黃熱病之診斷及治療能力。
(2)提醒民眾已出現黃熱病確定病例,使民眾提高警覺,若有任何疑似癥狀時,請主動就醫。
(3)宣導民眾加強自我保護措施,出入高風險地區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處涂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以避免病媒蚊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3、病媒蚊防治:
病例之病毒血癥期如可能暴露于臺灣境內埃及斑蚊,應以病例居住地為中心,盡速對周圍至少半徑100至200公尺範圍內同步實施地毯式孳生源清除及成蟲化學防治工作。
1、擴大疫情調查:追查病例可能感染地點,并以該地點為中心,盡速對周圍半徑200公尺內之民眾進行健康監視,如有疑似癥狀者,應採檢送驗,并通知其就醫。
2、擴大衛教宣導:比照出現黃熱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時之擴大衛教宣導措施。
3、病媒蚊防治:以病例可能感染地點為中心,盡速對周圍至少半徑100至200公尺範圍內同步實施地毯式孳生源清除及成蟲化學防治工作。
4、預防注射:黃熱病本土確定病例如處于有埃及斑蚊分布之高風險地區時,該地區民眾建議接種黃熱病疫苗。
1、發現第一個境外移入或其他非境外移入病例,必須通知世界衛生組織及鄰近國家。
2、檢疫:來自疫區之船舶、飛機、車輛之檢疫依國際衛生條例規定辦理。
3、國際旅游:「國際衛生條例」規定,接種黃熱病預防疫苗,必須由國家衛生行政機關指定的接種中心實施,并且使用經世界衛生組織批準的疫苗,否則不予認可。許多國家規定來自疫區或途經疫區的旅客在進入該國之前必須預先接種疫苗并攜有正式的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的時效自接種后10天起算,10年為期。其間若曾再注射,則自再次注射日起算10年。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