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1 15:43:32 編輯:本站整理 11115
如今的中老年人越來越注重養生,從跳廣場舞到爬行鍛煉再到八段錦的養生方式。那么,八段錦是誰創立的?八段錦什么時候練最好?
依據現有文獻,八段錦之名最早出現在南宋洪邁撰寫的《夷堅乙志》中,但具體是誰人所創,目前已不可考。
“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時,就一直堅持練習八段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錦有坐八段錦、立八段錦之分,北八段錦與南八段錦,文八段錦與武八段錦,少林八段錦與太極八段錦之別,在我國深受知識分子和練習者的喜愛。
于臞仙《活人心法》,其歌訣及說明如下:
閉目真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渾,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頻;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訖,發火遍燒身。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叩齒集神法:叩齒集神三十六,兩手抱昆侖,雙手擊天鼓二十四。右法,先須閉目冥心,盤坐握固,靜思。然后叩齒集神,次叉兩手向項后,數九息,勿令耳聞。乃移手掩兩耳,以第二指壓中指,彈擊腦后,左右各二十四次;撼天柱法:左右手搖天柱,各二十四。右法,先須握固,乃搖頭左右顧,肩膊隨動,二十四;舌攪漱咽法:左右舌攪上顎三十六,嗽三十六,分作三口,如硬物咽之。然后方得行火。右法,以舌攪口齒并左右頰,待津液生方漱之,至滿口方咽之;摩腎堂法:兩手摩腎堂三十六,以數多更妙。右法,閉氣搓手令熱,摩后腎堂如數,畢,收手握固,再閉氣,思用心火下燒丹田,覺極熱,即止;單關轆轤法:左右單關轆轤各三十六。右法,須俯首,擺撼左肩三十六次,右肩亦三十六次;雙關轆轤法:雙關轆轤三十六。右法,兩肩并擺撼至三十六數。想自丹田透雙關,入腦戶。鼻引清氣,后伸兩腳;托天按頂法:兩手相搓,當呵五次,呵后叉手,托天按頂各九次。右法,叉手相交向上,拖空三次或九次;鉤攀法:以兩手向前如鉤,攀雙腳心十二,再收足端坐。右法,以兩手向前,攀腳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候口中津液生,再漱吞,一如前數。擺肩并身二十四,乃再轉轆轤二十四次。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想時,口鼻皆閉氣少頃。
八段錦屬于導引氣功,早上6點到七點,晚間9點前后練比較好。
這個按傳統說法就是采日月之靈氣,為我所用。
早上練之前,先站好預備式,舌頂上顎,鼻呼鼻吸36次,速度以耳朵聽不到呼吸聲為宜,這樣可以把一夜留在肺里的濁氣呼出。然后開始鍛煉
晚間12點以后不要練,晚間練完一小時后再考慮睡覺,不要練完就立即睡
八段錦是中國古代氣功功法。
是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歷史。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五顏六色,美而華貴!體現其動作舒展優美,視其為“祛病健身,效果極好;編排精致;動作完美,”現代的八段錦在內容與名稱上均有所改變,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練習無需器械,不受場地局限,簡單易學,節省時間,作用極其顯著;效果適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壯,肥者減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