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6 15:37:32 編輯:本站整理 1378
曾有臨床數據表示,中國有7億人存在感染幽門螺桿菌,甚至有些人傳染有癥狀表現有些人則沒有。那么,為什么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嚴重嗎?
亞洲人喜歡用筷子在一個大碗里吃菜的習俗,這樣能讓人與人之間關系更緊密,但殊不知,這會使得唾液里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傳染。
幽門螺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中國有不少嬰幼兒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與大人口對口喂食有關。南京曾有1歲多的孩子得胃病住院的事,后來查明是奶奶喂食時習慣用嘴吹涼食物,甚至先將食物放在嘴里嚼碎后再喂孩子,從而把自己的胃病傳給了孫輩。非洲小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也是母親習慣先咀嚼再喂食的緣故。
所以這種家族性的胃炎其實是家族里有人患上了幽門螺桿菌帶回家中與其他人一同吃飯的時候傳染給家里人的。這種用餐方式不但容易讓人得胃病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學家早就呼吁: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科學家在一些拉美國家的飲水中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還發現這些細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專家也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
其他傳播途徑:
1、脾虛:脾胃虛弱,給幽門螺桿菌可趁之機,這類患者胃粘膜局部的防御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很容易倍幽門螺桿菌攻破。
2、接吻:科學檢測中發現,唾液中存在有幽門螺桿菌的蹤跡,而接吻是交換唾液直接的方式。
3、共餐: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家庭成員中的傳染比較明顯,大多是由于餐具、杯具傳播。經常在外面吃飯的人感染機率增大。
4、嗜辣:很多人喜歡使用刺激性的食物,但是口味辛辣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降低抵抗力,從而導致幽門螺桿菌的入侵。
專家指出,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內,是大多數胃病的發病原因,而且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極易引發一些并發癥,因此積極的預防和檢查幽門螺桿菌很重要。
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 貧窮、受教育程度低、衛生條件差、居住擁擠、兒童與父母或保姆同床、易接觸患者胃內容物(如胃腸科醫護人員)等,都是Hp感染的高危因素。我國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平均感染率為59%。除非經過藥物治療,否則Hp感染將是終身的。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手、不潔食物、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癥狀主要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慢性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引起成人和兒童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幽門螺桿菌可引起維生素 B12 缺乏。
幽門螺桿菌與心血管、神經、呼吸、血液病、皮膚、頭頸與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以及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關系亦逐漸受到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若無明顯禁忌證及經濟條件許可,盡量根治幽門螺桿菌。
1、養成良好的習慣、講究衛生,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應該從飲食入手,注意飲食衛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忌煙酒。
2、盡量不要在公共場合吃飯,特別是不衛生的環境中飲食,這樣很容易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現象,所以,飲食預防幽門螺桿菌還需從自身開始做起,積極的改善飲食習慣、飲食環境。
3、飲食要營養豐富,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避免食物過于粗糙,忌過飽,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特別是煙熏、腌制食物,一定要避免。
4、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
5、若是家人有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要積極的治療,進行有效的分餐制度,積極消毒餐具,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