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1 11:14:16 編輯:cwh 366
現代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人患有或輕或重的強迫癥,下面5號網的小編為你們介紹強迫癥可以完全康復嗎?強迫癥可以徹底消失嗎?
治好強迫癥并非不可能,但是如果患者要現在短期內治好,那也是比較困難的。應該做好打艱苦戰的準備。建議積極、主動配合醫生完成治療計劃。自覺執行已擬訂的工作、生活日程表。
傷害-沖動類強迫癥常見的強迫思維:
1、 看見尖銳的東西,害怕傷害自己或他人,如:刀子、剪刀、筷子等。
2、 有暴力的沖動或圖像,如:罵人、打人、殺人等。
3、 害怕自己突然說出臟話,或侮辱他人的話。
4、 害怕做出尷尬的事情,如:在公共場合侵犯陌生異性或脫掉衣服、褲子等。
5、 有種去做傷害的事情的沖動或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傷害的事情,如:開車撞人、從高樓跳下去、傷害自己親近的或心愛的人、開會時拿杯子砸人等。
由這類強迫思維引發常見的強迫行為主要包括:
1、檢查用于傷害的物品是否放在該放的地方、檢查自己開車駛過的地方,確保自己沒有實施傷害性的行為。
2、 回避可能激發自己有傷害性想法的物品、人、情境或者相關場所。
3、 回避可能激發自己有傷害沖動并可能付諸實施的情境或對象。
4、 不斷對相關的想法和行為過程進行心理回顧。
5、 不斷向他人尋求安慰,保證自己美歐或不會做傷害性的事情。
6、 出現傷害性想法或話語時用相反的方式進行思維中和抵消。
7、 出現傷害性想法和話語時通過反復的儀式行為或重復禱告。
強迫癥常見檢查:
常見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常規體檢
檢查:
軀體和神經系統檢查,未能發現陽體征。
以上是對于強迫癥應該做哪些檢查方面內容的相關敘述,下面再來看看強迫癥應該如何鑒別診斷,強迫癥易混淆疾病。
鑒別:
首先需要鑒別正常的重復行為,以免草木皆兵、診斷擴大化。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些重復行為或有既定順序的動作,比如離開家前會反復拉兩三次門以確保門關上了;刷牙總是會按照先用左手拿杯子裝水,再用右手取牙刷,接著用左手擠牙膏的順序進行。一般這種習慣行為是為了提高效率,并不讓人感到痛苦,也不影響正常生活。
(1)遺傳
家系調查發現,患者的父母中有約5%~7%的人患有強迫癥,遠遠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特征又在強迫癥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強迫癥與遺傳有關。在臨床上也觀察到,約2/3的強迫癥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強迫性人格。強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嚴肅古板,辦事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茍,注重細節,酷愛清潔。
(2)心理社會因素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癥是強迫性人格的進一步發展。行為學家則認為,強迫癥的產生是由于刺激——反應出現過多重復導致焦慮,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失調,從而導致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認識和反射的建立,使沖動、思維和行動拘泥于固定的行為學習模式。
在處于發育期的青少年,生理發育迅速,在與競爭激烈的社會交往中出現的不適應現象,可引起強迫癥狀的產生。工作緊張,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盡人意等可使患者長期緊張不安,最后誘發強迫癥的出現,癥狀的內容與患者面臨的心理社會因素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擊等也使患者焦慮不安、緊張、恐懼,誘發強迫癥的產生,癥狀的表現形式與精神創傷有直接的聯系。
(3)生化
有人認為強迫癥患者5-HT能神經系統活動減弱導致強迫癥產生,用增多5-HT生化遞質的藥物可治療強迫癥。
(4)人的個性差異
人的個性特點與強迫癥的產生有一定關系。有許多學者報告,約有1/3~1/2的強迫癥患者的病前個性屬強迫型。有人將強迫型人格分成兩種類型:①多疑慮,缺乏決斷力,遇事猶豫不決,類似輕微的強迫癥。②固執、倔強、易激動、脾氣壞,缺乏決斷力。這兩種類型都具善良、注重細節、求準確、愛整潔的共同點。第一種人做事緩慢,遲疑不決。后一種人固執求全。
其實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強迫行為,但是如果不嚴重的話,也算不上是強迫癥,只有程度較深,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的行為才需要治療。在此提醒那些強迫癥患者,要及時去看一下心理醫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不能任由發展下去。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