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21 11:32:51 編輯:本站整理 420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人家取笑過,我們的名字其實有時候,確實很奇怪的,不敢試什么姓氏都有很深的淵源,可是小朋友被取笑可是不好,下面我們來看看,4小孩獲批改姓敬 事情真相是什么。
據悉,重慶石柱自治縣原湖鎮鄉茍姓是個大姓,但經常會有一些外姓人拿茍姓人開玩笑,弄得茍家人尷尬異常。
茍應龍是一位在當地經營一家肉店的老板,一直以來他都有認祖歸宗的想法。去年11月,茍應龍代表茍氏家族的四名孩童向石柱縣沙子派出所提出了改姓的申請。
沙子鎮派出所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線索,在走訪調查相關人員,查閱歷史文獻及茍、文二姓族譜的基礎上,本著尊重歷史事實和尊重人格的原則,接受他們棄茍姓改敬姓的申請,并向戶籍部門做了申報,經上級批準,茍家4孩童成為重慶地區茍改敬姓的首例。
記者了解到,這4名改姓兒童,屬于堂兄妹關系,有3名男孩,1名女孩,最大的13歲,上小學六年級,最小的7歲,上小學一年級。4名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因為自己的姓,茍與狗同音,常常被人誤解和開玩笑,給4名孩子成長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幾名孩子也因此變得不自信,不愛與人交流溝通。
去年11月,家長向石柱縣沙子鎮派出所提出了改姓申請。
有歷史學者表示,從理論上講,敬茍原本一家,因此,全國范圍內有關姓氏研究的學者通常都把兩姓并在一起研究。
茍姓其中一大來源,為改姓。我國五代十國時期,有個皇帝叫石敬瑭,當時朝內有個大臣姓敬,他得罪了皇帝近臣,又沖了皇帝名諱,皇帝當時令其改“敬”為“茍”,否則誅其九族。于是,敬姓大臣召集族人忍痛改姓為“茍”。后晉滅亡后,“茍”姓的家族大多改回“敬”姓。
生僻姓氏讓人吃不準該念什么。想必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結識新朋友,拿著名片,卻不知該如何稱呼對方,萬一念錯,既不禮貌,又顯得自個沒學問。譬如蒯姓、仉姓,這兩字分別音“快(三聲)”和“掌”,不查下字典想念對還真不容易。有的字當姓氏時讀音會發生變異,像仇姓、尉遲姓就分別讀“球”和“玉遲”。還有的姓氏有多種發音,如蓋姓有“丐”“葛”兩種發音,而覃姓有“秦”“譚”“荀”三種讀法。
稀有姓氏讓人浮想聯翩。中國有許多稀有姓氏,可稱五花八門,往往令人瞠目結舌。有以器官為姓的,如頭、骨、心、腎等;有以動物為姓的,如雞、猴、狗、蛇等;有以日常用品為姓的,如油、鹽、醬、醋等;有以色彩為姓的,如赤、橙、綠、紫等;有以動作為姓的,如笑、揉、猜、揀等。最尷尬的是遭遇聽起來不那么雅的姓氏,如耍、老、死、邪等。筆者就曾邂逅過胎先生和操小姐,胎姓還罷了,操姓就古怪了,許多方言里此字就是臟字。據說魏晉時司馬氏專權,捕殺曹操后裔,許多曹姓人就改為了操姓。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