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06 17:10:06 編輯:5號網-hzq 0
本想著端午不遠了想包點粽子應應景的,結果葉煮好了,米泡好了等要包的時候包不上了,就算勉強包上了還會漏米,這個粽子也太包了吧!
1.將糯米浸泡半個小時,紅豆、蕓豆隔夜泡,鍋中倒入熱水,將粽葉放入開水中燙兩三分鐘。變軟撈出后用清水洗去粽葉表面的灰塵污垢,用剪刀剪去粽葉較硬的梗,將泡好的糯米、紅豆、蕓豆瀝干水分放入鍋中。
2.加入40g生抽調味,攪拌均勻,取一張粽葉,底部翻折,做成漏斗形狀,放入10g糯米并壓實,加入10g五花肉,上面再鋪一層糯米并壓實,將兩邊粽葉向中間壓緊。
3.將粽葉長的一邊折下來蓋住缺口,用繩子在粽子中間繞三圈綁緊,將粽子用上述方法全部包好,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擺好,在鍋中倒入足量的水沒過粽子,大火燒開,轉至小火煮三個小時。
先將粽子葉折成漏斗型,然后放入一顆紅棗,這樣就把漏斗的口堵上了,就不會漏米了,粽葉里放入米后,要用水沖實,這樣米粒中間的空隙就小,不容易漏米,包好的粽子綁上馬蓮,這時馬蓮的綁法將糯米全部裹到粽葉里系緊,這樣就不容易漏米了。
1.粽子煮太軟了 粽子是用糯米制成的,而糯米本身就有很強的黏性,其中的支鏈淀粉加熱遇水之后形成的膠體黏性很強,如果粽子煮的比較軟,粽子含水量高,那么吃的時候就容易粘在粽葉上面。
?2.粽葉沒有處理好 包粽子的粽葉,一般都需要事先處理一下,比如說用堿水煮一下,如果沒有處理,包出來的粽子就容易粘粽葉。
粽子有六種包法分別是:
粽子的包法一
1、將兩張棕葉疊加,折疊呈漏斗裝。
2、放入少量糯米。
3、放入輔料。
4、再加蓋一層糯米。
5、將棕葉裹緊,
6、用繩子將粽子綁緊。
粽子的包法二
1、把粽葉排好后,彎成圖片上的圓錐形。注意底下一定不可以漏!要尖尖的才行,而且彎好后用手捏住別讓它散開。
2、放一勺米進去,再放一塊肉,再蓋一層米。注意米不能裝太滿,離口大約5毫米的樣子就可以了。
3、把粽葉拿起來往右前方翻過去,把米蓋住,到粽尖的地方繞一圈回來。
4、然后用粽葉的尾巴像圖片上那樣翻過去把粽子底部包住。
5、另外拿一片粽葉,墊在粽子的一端。
6、用新加上的這片粽葉把粽子周圍一圈圍住。
7、往左前方繞到頂端的時候,順著粽尖繞一圈轉回來。
8、順著剛才粽葉的走向把粽葉的尾巴像這樣繞過來
9、用一根針從粽子中間穿過去,把粽葉的尾巴穿到針尾的孔里,用大拇指把針壓下去。
10、把針從另一端拉出,然后把穿過來的粽葉尾巴拉緊就好啦!
四角粽子包法
1、準備兩張粽葉,正反放置。
2、卷成一個斗狀。
3、繼續放米,放一塊腌肉,蓋上粽葉,要抓緊,手不能松。
4、折口的葉子太小了,就可以象這樣加一張小葉子,方便扎上,一樣的抓緊。
5、拿根繩子,要夠長,首尾相連,象這樣放上,合上。
6、象這樣,把繩子的尾巴的那兩股扭一起,然后就可以開始繞了。
7、繞到最后在另外兩個角上打個八字形,最后抽繩首,拉緊,包四角粽子完成。
三角粽子包法
1、將兩片棕葉重疊。
2、最后的一片,折疊一部分。
3、右邊的折疊成90度。
4、再往左折疊,四周稍微按壓一下。
6、握在手里成錐狀,可調整大小。
7、加餡料后,正面往里折疊。
8、后面往前折疊。
9、左面往右面折疊。
10、右面往左面折疊。
11、多出來的往前折疊。
12、用棉線捆扎,粽子就包好了。
廣東粽子的包法
1、如果棕葉很小的話就拿兩張疊在一起是的足夠寬,先放一層糯米,然后一層綠豆,肉肉和板栗,然后再蓋上綠豆和糯米。
2、蓋上糯米。
3、先從左往右這樣按過來,捏住;右往左再壓過來;往下壓過來;也是左往右壓過來。
4、左往右再壓過來;往下彎過來;取繩子一根,先在手上繞幾圈,然后往最上面扯;先在上面勒幾圈,要勒緊,中間和后面也如此;最后和剛才的線頭打結即可。
5、廣東粽子的包好了。
江米粽子的包法
1、用開水將粽子葉煮5分鐘,關火后放入馬蓮草燜一會,那樣粽子葉不容易破;小棗用溫水泡3至5分鐘。
2、取2-3片泡好的粽葉,折成圓錐形狀,底部放入泡好的小棗一顆。
3、填進江米,把豆沙餡夾在江米中間,
4、上面蓋好江米壓實。
5、粽葉下部兩邊往中間壓住。
6、把上方的粽葉往下折蓋住江米,把長出來的粽葉窩成角。
7、包好后用馬蓮草將粽子綁緊。
8、粽子放入鍋中碼緊,加水沒過粽子,煮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即可。
9、江米粽子就做好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