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05 13:29:27 編輯:5號網-qiwen 4
臘八節是我國獨有的節日,每當過了臘八節的時候,就說明沒有多久就會過年了。那么大家清楚臘八節還是什么節嗎?臘八節是不是傳統節日呢?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國北方,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臘八節毋庸置疑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定于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十二月又稱為臘月,所以才稱這天為臘八節。 在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但提起“臘八節”,大概多數人頭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喝臘八粥”,但其實古時候臘八粥的用料比較單一,后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臘八粥會有很多種用料。 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粥就是 為了紀念這有意義的一天。
《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歷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閑的人們無事可干,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銷骨立,遂發現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一牧女呈獻乳糜,食后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舉行法會,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后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