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1 15:55:38 編輯:5號網-lj 0
青茶這個叫法我們平時生活中感覺是提到的比較少的,聽說這個青茶就是烏龍茶到底是不是真的?青茶是不是屬于半發酵茶葉的?
青茶是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類,是采摘初展芽葉,經過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成的茶。青茶沖泡后,既有紅茶的醇厚,又有綠茶的清香,品質介于紅茶和綠茶之間。
青茶又名烏龍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根據產地的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臺灣烏龍、廣東烏龍,其次青茶采收適制的鮮葉后,經過晾青、搖青、殺青、包揉、揉捻、烘焙等工藝制成,由于在制茶過程中發生了半氧化反應,因此我們稱之為半發酵茶。
青茶為什么也叫烏龍茶,因為最開始烏龍茶取名的是在故鄉福建省安溪縣,安溪縣茶葉也是烏龍茶的鼻祖。目前存在幾個版本:有因為外觀很烏青,故取名烏龍茶;也有民間傳說,有個姓蘇名叫烏龍的人,發現了安溪青茶,故取名烏龍茶。
還有一版本是傳說當年有一位茶農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將茶青鮮葉放在竹簍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嶇,在下山的過程中,竹簍里的鮮葉隨著人體上下顛簸、左右搖晃,茶青鮮葉經過碰撞后,產生了花一樣的清香。茶農將這個偶然的發現,用于茶葉加工,竟然形成了后來的一種特殊的"搖青"工藝。當時,自然科學不發達,茶農無法解釋這種神秘現象,于是,將這種茶稱為"烏龍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烏龍茶也就成了這類茶的通俗名稱。
青茶也算是烏龍茶、微發酵,半發酵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殺青是制茶技術的關鍵工序之一。“青”指鮮葉,殺青顧名思義就是破壞鮮葉的組織。
殺青,是綠茶、黃茶、黑茶、烏龍茶、普洱茶、部分紅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
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在六大茶葉類的制作過程當中,其中綠茶、黑茶、烏龍茶和普洱茶都要涉及殺青的工序,且我們要跟影視劇中的殺青要區別開來,雖然同為殺青,但是意思不同。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