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0 09:08:31 編輯:本站整理 522
秋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天氣變化無常,一不小心就會感冒,有的人吃了感冒藥也不見的能好,這時就會想利用其它的方法來治療感冒,什么樣的方法好呢?中醫拔火罐就非常不錯,聽說能治療感冒哦,來看看吧。
感冒了,有些感冒藥物也一時難以治好,這時你別忘記了火罐,這小小火罐確能解你燃眉之急。
然后,用一團正燃燒旺盛的紙迅速丟進罐內,立即把罐蓋在面餅上,這樣吸引力更大,對第一次使用者來說,這樣可防止因不慎燒傷皮膚。
感冒是外感風邪侵襲人體的一種外感疾病,所以應選用祛風、邪解表征的穴位。
常用撥罐的部位是選三大穴位,一個是大椎穴,另二個分別是肺俞、風門穴,每天選穴兩個,三個穴位交替選用。
拔罐的時間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較強,每次可以撥5~10分鐘,小罐吸力相對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鐘,早晚各一次,堅持3~5天。
拔罐過程中,如感到頭暈、心悸、脈搏變弱,應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開水,一般能夠緩解。
初次使用及兒童、體弱等易發生意外反應的患者,宜選小罐。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紅、搔癢,不要亂抓,經幾小時后即可消散。
如果起罐后出現小泡,用消毒針刺破流出液體后,涂以龍膽紫藥水,以免感染。另外還要注意室內溫度,以免再次受涼。
通過前面的敘說,大家知道了,拔火罐治病主要是通過借助罐體內壓,依靠大罐邊緣吸附皮膚,牽拉擠壓淺層肌肉,刺激了經絡、穴位,以達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
在治感冒時,拔罐的方法與操作是治療的重要環節,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鑷子夾住一小團棉球。
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濕潤為度)左手握住罐體,罐口朝右下方向,隨后把燃著的棉球伸入罐內燃燒1~2秒鐘,快速取出,左手緊急把罐體送往穴位。
注意在送往穴位的過程中,勿將罐口對準穴位,以免空氣進入罐內,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觸皮膚時。
順勢快捷地將罐口扭轉扣到穴位上,這樣就緊緊吸住了。還有一種方法較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攪和成面團,捏成比罐口大的圓薄餅,貼到皮膚上。
火罐療法是利用燃燒、蒸汽、抽氣等造成負壓,使罐吸附于施術部位產生溫熱刺激,使局部*或淤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常用外治療法。
因其操作簡便、經濟、患者無痛苦且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它不但可以治療風寒痹痛、虛勞、喘息等數百種內外疾病,而且還可以強身健體,所以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要想身體安,火罐經常沾”。
火罐療法雖然安全性很好,但如果操作不當,也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甚至痛苦。
拔罐均要在*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療時應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保持室內的溫度。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處灼燒,以免燙傷。
如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皮膚有贅生物或骨突出處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起罐后,皮膚局部如出現潮紅、瘙癢,不可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后就可消散。
如果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均屬正常治療反應。
水泡輕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時間宜長;病情輕、病位淺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時間宜短。
肌肉豐厚的部位,時間可略長;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時間宜短。氣候寒冷時拔罐時間適當延長,天熱時相應縮短。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