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16 15:53:13 編輯:5號網-lkn 452
冬天沒有什么比吃火鍋,還更讓人值得開心的事情了!不少人更覺得,下雪天和吃火鍋更配。關于,下雪天吃火鍋如何吃出健康?下雪天吃火鍋注意事項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煮久的火鍋不但菜的營養會流失,甚至湯水也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因而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太燙的食物容易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若遇煙酒或不清潔的食物更容易導致疾病。吃火鍋時,若食物在火鍋中煮久了會失去鮮味,破壞營養成分;若煮的時間不夠,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還要把握一下分寸。
隨著農藥、化肥、添加劑等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動物的內臟往往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端上餐桌的生鮮食品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殘留。如果一涮即吃,有害微生物入侵人體的可能性很大。
如蝦餃、肉丸等含大量油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人要少吃;火鍋湯中含鈉鹽較多,腎臟病、高血壓患者要少吃;調味料(如沙茶醬、辣椒醬等)有一定的刺激性,有胃腸疾病的人應少用。太麻太辣、太麻的食物,不僅會刺激口腔、食管與胃腸道的黏膜而使其發生充血和水腫,還容易誘發一些疾病。凡是口腔炎、慢性咽炎、潰瘍并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病復發者及上腹部做過手術的人都不要吃火鍋。
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冬季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吃蔬菜和水果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最后要注意的是,吃火鍋后飲杯清茶這不僅可解膩清口,還有清火作用,但在吃過大魚大肉的火鍋后,不宜馬上飲茶,以防茶中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各種魚、蝦、貝類為火鍋口味增色不少,因此很多人吃火鍋時吃火鍋時喜歡選海鮮。海鮮類往往不容易消化,所以應在進食其他食物之前,先選擇海鮮類先吃,讓胃酸對其進行消化。另外,海鮮也不宜多吃,因為海鮮類食物富含蛋白質,過量攝入會加大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需求而增加胃的工作強度,導致胃腸道系統紊亂,并引起腹瀉,同時,過多攝入也會給腎臟帶來負擔。
吃火鍋時,往往追求嫩滑可口,剛熟或半生熟就吃;在灼肉類時,應灼至熟才可吃,以防肉類中有寄生蟲存在。一些寄生蟲如旋毛蟲等多寄生在豬、牛、羊及狗身上,人若吃了會在身體中穿腸入血,令身體不適,產生嘔吐、腹瀉、頭痛及高燒,尤其是腳部及肚子會劇痛,運動不靈活,若進入腦中,更會產生腦膜炎,對生命產生危險。
冬季講究進補,很多人吃火鍋總是喜歡狂點午餐肉、羊肉、牛肉等葷菜。火鍋是營養比較豐富的飲食方式,但食材的搭配要講究膳食平衡原則,葷素搭配,肉和菜的比例1:3比較合適。吃麻辣火鍋等油大的火鍋,最好挑選脂肪含量較少的肉類,如瘦的牛羊肉以及魚蝦雞肉。吃火鍋要多吃深綠色、黃紅色菜類。綠葉蔬菜還能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除了綠葉菜,還可搭配菌藻類和豆制品。
若用炭爐燒火鍋,各位就應當小心了,一定要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空氣不流通,室內缺氧,木炭燃燒不透時,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中二氧化碳毒往往不易發覺的,因吃火鍋時同時喝了酒,把中毒的癥狀像惡心、頭暈、嘔吐及頭痛誤為醉酒,中毒重者,會發生昏迷、血壓下降及口唇呈櫻桃紅色等,所以若用炭爐燒火鍋時千萬留意室內通風。
因為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通常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致使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從鍋中取出滾燙的涮食時,最好先放在小碟中晾涼。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