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4 10:32:14 編輯:5號網-lj 7031
制作溫度:制作臘肉和香腸應選在10攝氏度左右的季節。
選料:豬臀部的肉,帶皮,肥瘦相連(半肥半瘦)。
配料:(按照10公斤豬肉考慮)鹽300克,花椒200克,八角150克,茴香150克,丁香30克,山奈75克,香葉30克,上述配料炒香碾磨成粉狀。姜200克拍破,甜面醬100克,料酒500毫升。配料混合均勻。熏料:鋸末,新鮮柏丫,松枝若干。
制作過程:豬肉切成3~4厘米厚的塊狀,洗凈,配料均勻抹遍豬肉外表,將豬肉放入密閉容器腌制5天,每天翻動一次(使入味更均勻)。將肉上串穿一個洞,掛起來風干3~5天。在一金屬筒(比如汽油筒去底和蓋)內置入鋸末并引燃,上蓋松枝,再蓋柏丫,在筒的上方放一個網狀的架子,豬肉置于其上,如此熏制,直到豬肉表面變成黃色或黑色。將豬肉掛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等臘肉干透,就算大功告成了。臘肉的保存時間比較長,一般可以保存3個月,如果密封或放冰箱,則更久。熏制過的臘肉,密封保存一年以上沒有問題。
制作過程:將豬肉砍成10公分左右寬的肉條。將鹽、花椒、桂皮、八角等香料在鍋里炒一下。把肉條在炒好的鹽里面裹一下放入木制器皿里面,最好用蓋子蓋上。兩三天后把器皿里的肉上下翻一下。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把肉從器皿中取出來。然后把腌好的肉掛在火塘或火灶的上方,任其煙熏火烤。十幾天之后,臘肉就成功了。
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l公斤、厚4—5厘米的標準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干碾細。
腌漬有三種方法:干脆。切好的肉條與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一層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一18小時,中間翻缸2次。混合臆。將肉條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制作過程:將豬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塊,便于入味和加工儲藏。把鹽炒黃,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鍋。把肉用溫鹽抹勻,放入盆中,將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層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齊,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瀝干水分掛到熏房中。用松柏枝加核桃殼、花生殼、桔子皮等柴草料進行煙熏烘烤,月余后待肉變棕紅時即可。熏好的肉應該放在通風處,可保存兩至三年不變質,名曰“臘肉”,也稱“土家臘肉”、“恩施熏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熏香濃郁、風味獨特。
制作方法:將肉切成條塊,放鹽,然后放進盆中讓鹽滲透到肉深層,幾天后取出水滴干,用稻谷谷顆、香嵩、松柏樹柴火所熏制。
臘肉:是指肉經腌制后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并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咸肉的主要區別。過去臘肉都是在農歷臘月(12月)加工,故稱臘肉。
腌制:臘肉在腌制前切忌用冷水洗,并把骨頭全部剔掉,因為骨髓容易變質。把肉切成塊(三斤左右),每塊劃成四五條,用細鹽把肉的表層全部搓擦一遍,然后分層入缸或壇子里,放時每層再灑上一些細鹽,最后將缸口蓋嚴。一星期之內嚴禁打開,十天后才可拿出掛在屋內晾。干后可改放干缸里,放時還要灑點細鹽和辣椒面。這樣的咸肉可放半年至一年。
如果是腌制豬肉,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建議大家腌一點排骨、雞、鴨,在煲湯時放入一塊臘排骨或臘雞塊,湯會更香。腌肉時花椒、八角要和鹽一起放到容器中,這樣的臘肉吃起來會有股特殊的香味,炒好的鹽,用不完可以放進玻璃瓶中密封保存,以后還可以做鹽水鴨吃。如果是北方,抹好鹽的肉放在大盆子里,擱陽臺上就好了;南方最好放在冰箱里,已經臘好的肉要切成小塊,放在冰箱里冷凍起來,可以吃上一年。如果魚腌多了,曬干后可以切成小塊,用酒泡起來做酒糟魚;用麻油泡起來,做油浸魚。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