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6 16:04:13 編輯:5號網-hzq 373
豆漿和牛奶都是常見的飲品,有糾結癥的人就要問了,到底是牛奶好呢還是豆漿好呢?我早餐應該喝什么好呢?下面我們來一起介紹下吧!
豆漿和牛奶的成分是不相等的,只能說對有些人來說喝豆漿更有利身體健康.豆漿與牛奶蛋白質質量相等,鐵質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鈣質只有牛奶的20%,磷質約為牛奶的25%.豆漿與牛奶在營養成分上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但總體上兩者的營養價值并沒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只能說對某些人來說喝豆漿更有利于身體健康.比如說,豆漿中所含的脂肪酸和亞硫酸,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這對防止血管硬化.
豆奶營養比較全面.每天早晨一杯熱豆奶,堅持一個冬天,對女性朋友來說決定是好的,保證皮膚光滑紅潤.牛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喝的,有些人不適合喝牛奶,早晨有的人喝了就容易拉肚子.但是晚上是牛奶吸收的好時間哦.
豆奶與牛奶相比較,蛋白質的含量相近,但維生素B2只有牛奶的1/3,豆奶中的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則為零,鐵含量雖然較高,但不易被人體所吸收,鈣的含量也只有牛奶一半.
1千卡熱量的牛奶中,有183毫克的膽固醇,豆奶則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酸也較低.也就是說喝豆奶要比喝牛奶更有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如果完全用豆奶代替牛奶,老年人所需要的鈣、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尼克酸等營養素就會減少.相對而言,老年人還是應該常喝牛奶.
但是,牛奶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含有大量的乳糖.患有慢性消化道潰瘍、慢性腸炎或胃腸功能紊亂的中老年人,對乳糖的耐受性較差,常喝牛奶容易引起腹瀉,所以他們就不宜多喝牛奶,而應常喝豆奶.
從補鈣效果看,豆漿是絕不能替代牛奶的,其補鈣效果大約僅為奶類制品的十分之一.
豆漿中含有少量的鈣,但等量豆漿的含鈣量與牛奶的含鈣量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豆漿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其他營養物質,如大豆異黃酮,維生素D、鉀、鎂等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能夠更好地促進鈣的吸收.考慮到很多人普遍的乳糖不耐受癥,在喝牛奶的同時適當喝一些豆漿,將取得更好的吸收效果.
在保持每天250毫升基礎奶量不變的前提下,人是可以每天都喝豆漿的,但絕不是用豆漿替代牛奶來補鈣.
乳腺癌高危人群不要大量喝豆漿,目前醫學理論界對豆漿存在著爭議:一方面,很多營養學家比較強調豆漿的養生作用,例如其中的異黃酮對女性身體的保健作用、大豆低聚糖有改善腸道菌群等作用.但另一方面,國外有研究報告稱,高劑量的異黃酮素不但不能預防乳腺癌,還有刺激癌細胞生長的可能.所以,有乳腺癌危險因素的婦女最好不要攝取大量異黃酮素或長期大量喝豆漿.
另外,黃豆中的蛋白質能阻礙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如果過量地食用黃豆或黃豆制品,黃豆蛋白質可抑制正常鐵吸收量的90%,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缺鐵性貧血癥狀.因此,我們既不要神化豆漿,也不要談其色變,畢竟長期過量攝入才會出現不良作用,一般人正常飲用少量豆漿不會出問題.成人每天可飲1~2次,每次飲250~350毫升,兒童每次飲200~230毫升.總的來說,豆漿是人類的好朋友,但不應過分強調某種食物的特殊功效,而應盡量做到食物多樣化、均衡膳食.
總結:豆漿與牛奶相比,豆漿的蛋白質、鈣的含量較低,含磷相對較多,營養價值低于牛奶.牛奶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鈣、維生素B12等含量非常高,但它缺乏維生素C、鐵和纖維質,同時,牛奶是動物性食品,含有不太受歡迎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豆漿出自黃豆,其蛋白質質量幾乎與動物蛋白一樣好,同時含鐵、維生素B1、泛酸、纖維素,而且不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
有些人喝完牛奶或乳制品后,有放屁、胃氣脹、腹絞痛和拉肚子等現象,這就是典型的乳糖不耐受現象,在選擇乳品的品種時就需要特別小心了。來自植物的豆奶則完全不含乳糖,即使空腹喝也不會出現任何肚脹肚瀉問題;也可以選擇低乳糖和去除乳糖的牛奶和羊奶。
出于不同的營養需求,一般小孩和大人喝全脂純奶較好,除補鈣外還可補充蛋白質;但老年人因血脂較高則選用低脂牛奶或者豆奶較好。
溫馨提醒:不同的人,因體質的差異,適應的食物不同而選擇的不同。那些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的人、容易便秘的人、容易生痘疹的人、高血脂的人和更年期后女性,可能更適合飲用豆漿。而那些體質瘦弱的人,消化不良容易腹脹腹瀉的人,眼睛干澀缺乏維生素A的人,很可能豆漿不如酸奶有幫助。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