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1 08:44:49 編輯:5號網-lkn 9827
春季正是抵抗力比較低弱的時候,需要多補充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不少人困惑,四月份適合吃什么海鮮呢?關于,4月份吃什么海鮮好?四月份適合吃什么海鮮?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1、魷魚:魷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優點。它不但富含蛋白質、鈣、磷、鐵,以及鈣硒、碘、錳等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DHA(俗稱腦黃金)、Ep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加上肉中所含的大量牛磺酸,可有效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對于預防血管硬化、膽結石的形成有很好療效,同時還能補充腦力、預防老年癡呆癥等。
2、鯧魚:鯧魚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益氣養血、柔筋利骨的功效,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脾虛泄瀉、貧血、筋骨酸痛等癥。鯧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鯧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并能延緩機體衰老,預防癌癥的發生。
3、面條魚:被稱為桃花蝦(小甲蝦)的上乘早期海鮮,也是過了谷雨,薄網、遠網開漁后才能上市,所以,講起開春后的第一鮮,唯有面條魚獨占鰲頭。銀魚,古稱膾殘魚,俗稱面條魚,通身滾圓透明似雪,像一根白玉琢成的簪子,只有眼睛是黑的。太湖里的銀魚主要是大銀魚、雷氏銀魚。
4、蛤蜊:春季可是吃蟶子、蛤蜊等貝類海鮮的好季節。蛤蜊、蟶子都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鈣、少脂肪的特點,能使體內膽固醇下降,且能補身體之虛損、清熱除煩。但脾胃虛寒、腹瀉者應少食此類海鮮。
5、對蝦:對蝦的當造季節為春秋兩季,其中清明前后,肉質最為爽脆可口,適合白焯和香煎。蝦性溫味甘、微溫,入肝、腎經;中醫學認為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的功能。
1、螺螄:俗話說“三月螺螄四月蚌”,三、四月正是江南河邊溪澗中螺螄河蚌長得最肥碩的時節,這時的螺肉清香肥美,而且沒有泥腥氣,正是食用的好時機。螺螄也叫田螺,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因其高蛋白、低脂肪,近年來頗受很多熱衷瘦身的女性青睞。
2、櫻蝦:只在春天盛產的櫻蝦,身型嬌小,只有約二十毫米。因為色澤粉里透紅,自身有發光器,在深海群集游動的感覺就像是櫻花落下,故有此美名。櫻蝦除了擁有討人歡喜的外表,其營養價值也不能小覷。除了含磷、粗蛋白質,同時鈣質含量更是牛奶的六倍,可作為補身佳品食用。
3、河蚌:清明前后是吃河蚌的最好季節,此時水中的螞蟥、微生物活動很少,河蚌最干凈,且肉質肥厚,“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在老輩人口中流傳著這些俗語。
4、黃鯽魚:黃鯽魚,春夏之交上市數量最多、品質最佳,它的美味只有一個字最能概括,那就是“鮮”。黃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
帶魚:春天產量大。帶魚在我國沿海可分為南北兩類,均在春季出現魚汛,是捕釣的絕佳機會,促成全年產量較大的季節。秋季,北方帶魚會出現第二次魚汛,南方則要等到冬季。
【營養】:帶魚營養價值較高,每百克含17.7克蛋白質、4.9克脂肪、29微克維生素A。帶魚價格“親民”,是性價比很高的海魚。
【烹飪】:帶魚一般用來清蒸、紅燒、干煎。清蒸清淡少油,比較健康,做法是:將帶魚洗凈切段,放在盤中,稍加點鹽,放在鍋里清蒸,待熟后放入姜絲、蔥絲。
鯧魚:春夏之交最應季。在東海,一年四季都可捕撈鯧魚,春、夏之交魚群產卵洄游時,是最佳捕撈時節。
【營養】:鯧魚骨少肉多,每百克含蛋白質18.5克、脂肪7.3克,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其鉀含量也較為豐富,每百克含鉀328毫克,有助于降血壓。
【烹飪】:鯧魚常見做法是清蒸、香煎、紅燒,但用它做粥可益胃健脾。做法是:把鯧魚放入砂鍋煮熟,撈出后去骨、切碎;再與粳米、生姜、蔥、鹽等同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1、吃海鮮時:適量喝點白酒和米醋,但吃海鮮不宜喝啤酒,因為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
2、吃海鮮后:一小時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馬上去游泳;
3、海鮮富含高蛋白,容易對蛋白質過敏的人請不要貪食哦。(海鮮中毒即由此引起。)
4、海鮮不宜與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話至少應間隔兩個小時,因為鞣酸會破壞海鮮中的優質蛋白,大大降低海鮮的營養價值。
5、海魚的頭部富含礦物質砷,在大量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轉化成有毒的3價砷(As3+)狀態,其毒性相當于砒霜,因此應避免在吃海魚前后兩小時內服用維生素C藥丸。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