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30 13:50:52 編輯:5號網-lkn 1094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大家會制作很多傳統食物來吃。不少人困惑,清明節可以吃發物嗎?關于,清明節可以吃發物嗎?清明節吃發物好嗎?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清明節不可以吃發物。央卦卯月,清明含義是氣候溫和,草木萌發,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此時桃花綻放,楊柳泛青,農作物進入了春季生長階段。清明自古以來就是祭祖掃墓的日子,這是中華民族崇本尊親、慎終追遠之孝道體現。此時春雨綿綿,陰冷潮濕,多雨寡照,乍暖還寒,故有清明時節雨紛紛之說。因此人易感風寒,導致感冒、咳嗽等病或傳染病。
清明節吃發物類食物不好,要禁食。此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卜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鮮土茯苓煲豬展、咸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中醫的發物沒有明確的定義。所謂“發”,是激發、誘發的意思,發物能夠誘發某些疾病或癥狀。具體來說,食用某種食物,可能原來沒病變致病;原來有病的,致舊病復發;在患病過程中,加重病情的,都可以稱之為發物。
例如感冒中的人并不建議吃雞肉、雞蛋等食物,對感冒的人來說,雞肉、雞蛋就是發物。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雞肉、雞蛋一定是發物。對于不感冒的人來說,雞肉、雞蛋有其富含的營養物質,是日常的營養物,未必是發物。
首先要看食物的性味,是否容易誘發疾病或癥狀。例如羊肉在夏天食用,對于多數人來說,陽氣較旺,容易引起上火,就是一種發物。其次,發物還與疾病有關,例如有些人吃蝦蟹容易引起過敏癥狀,對這些人來說,蝦蟹就是發物。再者,發物還與個人體質有關,例如雪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滋養降火的水果,但對于體質虛寒的人來說,雪梨性味偏涼,是一種冷積發物。
1、菌類的發物食物:在菌類食物中,有多種發物食物存在,像蘑菇、香菇等就是常見的發物食物,人們食用以后可以誘發或者加重皮膚疾病,也可以引發肝陽頭痛和眩暈等不良癥狀。
2、海鮮類發物食物:海鮮食品有很多都是發物食物,像常吃的帶魚、鯧魚以及蝦和螃蟹等,這些食物都有寒而腥的特點,它對過敏性體質的群表示特別明顯,他們食用以后會讓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提高。
3、蔬菜類中的發物食物:蔬菜中也有一些發物食物存在,像竹筍和南瓜以及茄子與菠菜等,就都是發物食物,人們食用這些食物以后經常會出現皮膚長瘡或者出現腫毒。
4、果品的發物食物:果品的發物食物也有很多,像杏、芒果和桃子等,就都是發物食物,食用這些食物以后多會出現瘡、癰、以及癤等不良癥狀,對人類的筋骨健康影響比較明顯。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