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5 18:46:34 編輯:5號網-zhaowei 1055
每個節氣都有節氣禁忌,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犯忌。此外,養生也要注意節氣的變化。那么,立夏要注意什么?立夏養生有什么禁忌?
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厭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關注的是厭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于戶,以厭祟;圍灰墻腳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已屬蛇有關聯,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已。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水)、紅(火)既濟之義。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污,還以皂莢入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于除穢驅邪。
1、心態
戒躁制怒——火夏傷心,人的情緒波動大,要戒躁制怒,心靜自然涼。以平和的心氣,無郁無怒,精神飽滿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2、飲食
清火祛濕——夏季人們普遍易出汗,對心臟陰液消耗大,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流汗過多易引起電解質紊亂,可適當喝點淡鹽水或糖水以解“體渴”。
夏天雨水相對多,濕氣也重些,因此還要及時清火祛濕,可適當喝些涼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帶走體內濕熱。
3、作息
夜臥早起——宜比春日稍晚點睡、早點起;結合夏天白晝長的特點,中午有條件的盡量小睡片刻,養足心臟陽氣,有助緩解疲勞。
4、活動
無厭于日——早晚有風,空氣相對好些,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一些,切忌早早關進空調房里不出汗,久而寒氣太盛更傷身;但午間天氣炎熱,容易中暑,盡量減少烈日下活動時間太久或者烈日下暴曬。
立夏養生之避免貪涼。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
立夏養生之謹防外感。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