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2 14:14:40 編輯:lulu 1031
聽人說補養身體通常是喝湯的,魚湯、肉湯、骨頭湯好像都很補的,又不油膩!但又有人說喝魚湯喝出了高脂血癥?到底是吃魚肉好還是喝湯好呢?今天小編一一為您解答。
喜歡吃魚的人很多,但如何燒好魚,同時兼顧營養和味道,大有講究。有營養專家做了實驗,說是魚的作法最健康的是烤魚,然后依次是清蒸,水煮,紅燒,油炸。不過如何能保住最多的營養呢,這里小妙招就給您介紹個方法。 1.蒸魚用開水 蒸魚時先將鍋內水燒開,然后將魚放入鍋里隔水蒸,切忌用冷水蒸,這是因為魚在突遇高溫時,外部組織凝固,可鎖住內部鮮汁。如果有條件的話,蒸前最好在魚身上放一些雞油或豬油,可使魚肉更加滑嫩。 2.凍魚放奶燒。 長時間放在冰箱里的魚拿出來煮時,可適當在湯中放些鮮奶,以增加魚的鮮味。但必須注意的是,解凍魚也要烹飪得法才不會使其營養流失掉。一般情況下,魚從冰箱里取出后,先放在置有少許鹽的容器中解凍,目的在于凍魚肉中的蛋白質遇鹽會慢慢凝固,防止其進一步從細胞中溢出而失去營養。 3.蒸魚最利于保存脂肪酸 魚肉中所含的Ω-3脂肪酸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的吃法雖然多種多樣,清蒸、紅燒、煎、炸等,但專家建議最好使用最能保留魚中脂肪酸的烹調方法。清蒸法最好,不會嚴重地破壞Ω-3脂肪酸,而紅燒、煎、炸等方法雖然吃起來口感比清蒸的好,但會導致Ω-3脂肪酸和B族維生素被嚴重破壞,使脂肪含量上升,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4.宰后2—4小時的魚味道最鮮美 人們通常都認為魚肉越鮮越好,最好是剛剛宰的魚,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據專家介紹,魚被宰殺后2—4鐘頭時味道最鮮美。肉類在宰殺后經尸僵—自熟—自溶—腐敗四個階段,自熟階段(魚被宰殺后2—4鐘頭)的肉類最鮮美。在這一階段,魚肉中的多種蛋白水解酶開始發揮作用,使部分蛋白分解為肽類和多種氨基酸,這些物質帶有鮮味和甜味,所以這個時候吃的魚肉最鮮美。多吃肉,少喝湯。多吃淡水魚,其脂肪含量低于海魚。根據人體每天脂肪攝入量,喝湯一小碗就夠啦。
熬魚湯前,往往會先將魚油煎一下,以防肉碎掉,也解除腥氣,魚就吸收了鍋油,再加上自身脂肪,這樣脂肪油就統統地溶解在湯水中,導致湯中脂肪超高。過多喝下濃魚湯才會導致高脂血癥。
魚湯呈白色,主要因為魚身上的谷氨酸成分所致,煮的時間越長,谷氨酸會被分解越多,湯色就會越白。魚湯越白其所含脂肪量也越高,湯的脂肪會遠遠高于肉。
魚湯變白的程度實際上是由脂肪含量決定的。魚湯在逐漸加熱沸騰的過程中,烹調油及魚肉的脂肪組織被粉碎成了細小微粒,而湯內的卵磷脂、明膠分子和部分蛋白質發揮了乳化作用,使魚湯變成水包油的乳化液。而這些乳白色的物質大多是脂肪,魚湯越白,其中的脂肪含量越高。
生活中比較常見熬制魚湯的方法,是先在熬湯前把魚用油煎成金黃色,認為這樣燉出來的湯又白又美味。事實上,不同品種的魚脂肪含量也是不同的。所以,有些脂肪含量本來就較高的魚被烹煮之前不用油煎,燉出來的魚湯也能呈現較深的乳白色。
魚鱗要完整
魚鰓成鮮紅色
魚整體顏色有光澤
魚眼透亮不渾濁
肉質有彈性不凹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