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4 09:48:56 編輯:5號網-zhaowei 3429
咸肉保存的時間過久或者保存的方式不當,都會導致咸肉發黃變質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看變質程度了。那么,咸肉變黃了能吃嗎?咸肉發黃怎么辦?
不知道你所說的黃到什么程度了?長黃斑,還是肥肉部分變微黃,云南有種臘肉,就是要腌制好后放上一段時間,或曬曬太陽,讓其顏色微微發黃,有點變味,專門用來做黃燜鱔魚,味道很特別,很不錯。不過腌制品最好還是少吃,亞硝酸濃度太高,容易致癌。
咸肉發黃原因:可能是肉的含鹽量低,或者放的時間太久。
咸肉是通過向肉品中加入食鹽,使其成為高滲,以抑制或殺滅肉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同時高滲環境也可減少肉制品中的含氧量,并抑制肉中酶的活性,從而達到食品保藏的目的。
肉品在腌制過程中,蛋白質有一定量的損失。咸肉由于貯存不當,脂肪組織可在空氣、陽光等因素的作用下,發生水解和不飽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甚至發生酸敗,致使營養價值降低。
由于加入食鹽可使鮮肉中水分析出,肉局部脫水,因此會導致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的丟失,同時無機鹽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失。盡管如此,由于肉品腌制具有加工簡單、費用低,腌肉又具有一定的風味等特點,因此鹽腌仍不愧為一種易為群眾所接受的肉品保藏方法。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經過120℃以上高溫烹制后,顏色會發黃發褐,同時釋放出誘人的香氣,這個反應叫美拉德反應。比如紅燒肉、烤鴨、烤面包、烙餅、油炸食物……各種烹調后顏色變深發褐的處理,幾乎都促進美拉德反應。國際公認的致癌物丙烯酰胺是這個反應的一個產物,一般來說,食物加熱后顏色越深重,香味越濃郁,丙烯酰胺含量也會越高。因此,饅頭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黃的程度,盡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類制品,如炸薯片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