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8 10:22:04 編輯:本站整理 312
回想懷胎10月以來一路艱辛,一邊工作一邊還得忍受因懷孕而來的種種不適,如今媽媽想趁寶貴的產假,好好讓自己休息一陣子,恢復到懷孕之前的身材。那么為什么生完孩子后要坐月子呢?
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隨著寶寶瓜瓜落地的哭聲,產婦與家人緊繃的神經總算放送了,注意力也隨之轉移到小寶寶的身上。然而對勞苦功高的產婦來說,這場馬拉松式的賽跑還剩最后100公尺的堅持,可不能輕易送懈。
產婦生產時會消耗大量體力,在正常情況下會流失100-300CC不等的血液,若是剖腹產、產程不順利或有其他合并癥,失血會更多,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耗氣傷血。如果子宮收縮不良,惡露沒有排干凈,還容易造成瘀血內阻,所以產后常形成多虛多瘀的病理變化。另外,產后由于傷口或其他不適、荷爾蒙的改變、照顧嬰兒,易導致媽媽憂郁焦慮。故應注重產后保健,以促進身心靈順利恢復至產前狀態。
坐月子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月內是產后必須的行為。實際上就是現代醫學上所指的產褥期,從分娩結束到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約產后六周)。坐月子就是通過特別的護理及調養使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
大家都知道女人調理體質最重要的三個時期,就是青春期、坐月子以及更年期! 其中又以坐月子最為關鍵!因為母體為了孕育寶寶,生理構造與循環機能會大幅改變以養胎,又經歷自然產或剖腹產后,氣血大虛,故須有30~40天的坐月子期,讓母體能好好進行修復以恢復原本功能。此時若無適當的休息調養,潛在的身體問題就會一一浮現,甚至種下病根,導致日后的不適!
相信很多生過小孩的媽媽都有相同的經驗,月子坐的好不但可以改善原先的經期不適、經痛、四肢冰冷等癥狀,充滿元氣來迎接帶小孩的體力挑戰,更重要的是,為下一胎做好準備。
而月子坐不好的話,頭痛、腰酸背痛、子宮下垂、漏尿等癥狀接踵出現,甚至頭發稀疏、白發變多、體重瘦不下來,最怕聽到怎么生完一胎看起來老好多這句話。
當然除了生活起居與飲食要注意之外,也不能迷信過來人的經驗一昧進補,同一種藥方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因此建議依照中醫所擬定產后調理步驟,由醫師在產后一~四方基礎上,針對每個人的不適及需求,臨床辨證加減藥物,為產后媽媽設計一系列的月子方,這樣才能有效恢復健康與身材,甚至改善體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