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6-13 10:57:02 編輯:本站整理 384
手足口病是最近盛行的疾病,主要出現在嬰幼兒身上,當然大人們也偶爾會出現的,那么一般這種病出現在多大的孩子身上呢?一般用什么藥物治療呢?下面我們來介紹下!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傳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節流行,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后即出現潰瘍,患兒疼痛難忍,時時啼哭、煩躁、流口水,不能吃東西,尿黃,重者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癥狀。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
輕癥患者:可給與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療;重癥患者還應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及胸片。抗病毒藥物治療:常用的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中藥等,它們作為高效廣譜的抗病毒藥物,具有明顯縮短發熱及皮損愈合時間,減輕口腔皰疹疼痛作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復發。常用的藥物有轉移因子、胸腺肽等藥物。抗感染治療:局部可用漱口藥物含漱、涂抹。支持療法:加強營養、補液。并加強對癥治療,做好口腔護理。
重癥患者:需住院治療。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