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11:27:42 編輯:5號網-pmm 0
劃龍舟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也都知道在端午節的時候這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活動,但很多人對此也有些不太了解,那么劃龍舟的工具叫什么?劃龍舟要干什么?
賽龍舟是用船槳劃船的。賽龍舟,又稱扒龍舟,是多人集體扒槳競賽,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起源于江浙地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也是漢族龍圖騰文化的代表之一。賽龍舟的木棍就叫做船槳。船槳是一種劃船工具,其上端為圓桿,利于手握,叫做握桿,下端為板狀,名為槳板,用以撥水。這個原理就是利用了物理學上的牛頓第三定律,通過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龍舟上劃船,分為頭槳,動力槳,推力槳三個位置,頭槳最辛苦,也是最重要的,動力槳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推前面的拽后面的,推力槳是要從船尾發力,鼓手在前,劃槳的頻率要跟著鼓頻,舵手在船尾,控制方向。龍舟競渡,又稱扒龍舟、賽龍舟、扒龍船、劃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濃郁的傳統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龍舟競渡習俗歷史久遠,自古流傳,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傳出國外后,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龍舟作為中華文明的一種載體,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人文。龍舟不僅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還蘊含著團結、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和理念。
汨羅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晚年生活、寫作、以身殉國的地方,為紀念屈原,汨羅江畔端午節一般會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止,除辦盛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外,雕龍頭、偷神木、唱贊詞等活動。
廣州端午節賽龍舟在沉寂十多年后在去年隆重開幕,成為“全球最長海上龍舟賽”。賽事全程12公里,堪稱海上龍舟馬拉松,預計比賽需持續約2個小時,絕對讓你看的過癮。
貴州苗族龍舟節是中國貴州省東南地區苗族人每年在端午節起至農歷五月尾的傳統民俗活動,當地苗族人會在這天劃獨木龍舟。除賽龍舟外,還有跳踩鼓舞、對唱山歌等其他活動。苗語稱這活動為“甕”,意為劃龍船,或叫“婁甕”,意為吃龍肉。貴州的苗族劃龍舟活動獨特的龍舟形狀和比賽規則,與其他地區的龍舟相比之下顯得與眾不同,被譽為苗族體育運動的一朵奇葩。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