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5 08:00:01 編輯:5號網-qiwen 4
之前為了安全很多地方都在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在,但是現在又有說要進行核酸檢測,看下是怎么回事?核酸檢測之后可以加急出結果嗎?
中國新聞周刊消息,據財聯社消息,14日,記者分別致電石家莊12345及衛健委12320熱線,工作人員稱自今日起,石家莊關閉市內免費核酸檢測網點。
14日下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致電石家莊市以及各區政府部門,電話無人接聽或無法打通。不過,包括萬達、華潤萬象城等商場工作人員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進入商場不查驗核酸,只要健康碼綠碼、無彈窗即可;一些商場或者酒店則仍要求48或者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11月14日上午,石家莊市委書記張超超赴河北師范大學檢查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疫情防控舉措,是貫徹落實中央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的具體行動,決不是“躺平”、放任不管,也決不是所謂的“全面放開”,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把該管的堅決管住,把該放的放開。
據央視網傍晚報道,目前石家莊確實不要求全員強制核酸檢測,只對重點人群及重點工作崗位施行核酸檢測。另據第一財經報道,石家莊地鐵和公交方面自15日起不再查驗核酸有效期,除重點場所外不再查驗72小時核酸證明。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下稱“二十條”)。“二十條”中,對全員核酸也做了規定,指出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二十條”措施發布以來,已有多地宣布了關于核酸檢測的精準化防控措施。
核酸檢測調整,多地取消全員核酸
按照“二十條”措施最新規定,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只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制定規范核酸檢測的具體實施辦法,重申和細化有關要求,糾正“一天兩檢”、“一天三檢”等不科學做法。
11日當天,海南三亞宣布取消了區域全員核酸檢測。11月11日中午,海南省三亞市發布通知,要求三亞市轄區內的全體居民、游客于本周六(12日)參加核酸檢測,對于未按要求參加核酸采樣的人員,將被賦黃碼。7小時后,三亞市再次發布通告,稱為貫徹落實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之前發布的區域核酸檢測不再執行。2022年11月12日按常態化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市民游客自行安排好時間,就近采樣。
12日當天凌晨,陜西省鎮坪縣防疫辦發布通告,宣布取消當日的縣城區第十六輪全員核酸檢測。13日,吉林省延吉市防疫部門發布公告,宣布于11月14日起停止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此前,延吉市于11月7日發布公告,決定在8日~14日期間,按照指定街鎮,開展七天一輪全員核酸檢測。
12日,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鑒于倉山區尚未實現社會面清零,根據有關規定,11月12日至15日上午,每日開展區域核酸檢測;鼓樓區、臺江區、晉安區、閩侯縣、高新區不再進行區域全員核酸檢測。
11月14日凌晨,合肥發布了該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目前,合肥全市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原則上暫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類似的措辭也在上海被提到。11月13日下午,上海發布“優化防控7條措施”。包括一般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中小學(含中職校)和托幼機構每周一、三、五進行校內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相關要求根據疫情形勢進行動態優化調整等。
在醫療系統,核酸檢測也有了新的調整。多家醫院近期發布公告稱,為杜絕“愿檢盡檢”人群與醫療機構內人員交叉感染事件,根據有關要求,取消院內核酸“愿檢盡檢”,僅向院內工作人員、就診患者及陪護人員等提供核酸采樣服務。
比如,自2022年11月12日零時起,福建泉州醫學高等專科附屬人民醫院取消在院內開展“愿檢盡檢”人群的核酸采樣服務,醫院內僅為院內工作人員、就診患者、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提供核酸采樣服務。醫院方面介紹,此次調整根據的是泉州市衛健委印發的相關文件要求,為進一步規范設置新冠病毒核酸采樣點,強化采樣管理,杜絕“愿檢盡檢”人群與醫療機構內人員交叉感染事件。
11月14日,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嚴格核酸采樣人員管理。嚴格區分來院就診人員風險等級,采取分區分類安置措施,合理設置核酸檢測點,對于有發熱、呼吸道及相關癥狀就診人員,單獨設置核酸檢測區域,按要求開展核酸檢測。此外,發揮發熱門診哨點作用,發熱門診應堅持應設盡設、應開盡開,24小時開診。做好發熱門診就診患者的核酸檢測,提升發熱門診核酸采樣標本的送檢效率,縮短患者的等候時間。
11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疫情發生以后,核酸檢測整個策略的核心是以快速流調為基礎,通過區域核酸檢測來進行風險綜合研判,實現疫情快速精準處置,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老百姓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集中有限力量去對付最大的勁敵”
一位病毒學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是一個積極的改變,盡量不做全員核酸,能少測就少測,這是往科學防控、精準防控走。如果感染確診數目很小的時候,全員核酸就是大海撈針。
流行病學專家姜慶五表示,全員核酸把整個行政區域人群當作疫區進行篩查,雖然有了積極的效果,但是花費的人力物力很大。如今,有目的的篩查是一個進步。
目前,在國內有疫情發生的地方,快速檢測、快速發現感染者依然是防控的重點。11月14日0時至15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257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214例、社會面篩查人員43例。分區域來看,朝陽區新增73例,昌平區65例,通州區30例,西城區21例。
11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政府通報,該區對核酸檢測點位布局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向居住區附近布局,調整優化了617個點位、908個通道,新設100個點位、104條通道,調整后共設置1824個點位、2883條通道,點位、通道均進一步增加。調整后,方便居民就近就便進行核酸檢測,特別是有利于發現混管陽性后第一時間鎖定落位風險人員,迅速排除風險,快速阻斷病毒傳播。
北京一家核酸檢測公司的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公司在朝陽區大約有100多個采樣點,昨天夜里接到上級通知,要求連夜把絕大部分社會面采樣點都搬進小區里面,然后采樣時間調整為早上6點~中午12點。
政府并沒有解釋這么做的原因,他推測,應該是為了避免幾個小區的人在一個采樣點做核酸,如果出現混檢樣本有陽性,不好快速流調。另一方面,一天的采樣時間調整為半天,也是為了當天上午能完成采樣,下午所有檢測者結果都能出來,是加快核酸檢測速度的一種方式。
11月14日,在北京市政府的相關會議上,官方表示,當務之急是盡快處置疫情。朝陽區是重點區域,市衛健、疾控等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把力量壓到防控一線。重點關注社會面篩查病例,準確研判疫情發展態勢,堅持以快制快,有針對性采取更為堅決果斷的措施,盡快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衛專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大規模核酸檢測給不少地方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而且因為采樣人員長期高負荷運轉,現在核酸采樣的規范性已經面臨挑戰,到了需要做出調整的階段。
“總的思路是集中有限力量去對付最大的勁敵。”他表示,不過現在二十條措施剛剛頒布,這一階段各地還處在核酸檢測政策的摸索當中,接下來會不會帶來疫情反彈、民眾的接受程度如何等等,都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發生疫情的地方,前述病毒學家建議,也可以多測抗原,因為抗原的成本低、比較簡便。完成第一波人員篩查之后,再有重點地開展核酸檢測,找出感染者,這樣才能“好鋼用在刀刃上” 。實踐證明也是可靠的。
核酸檢測是可以加急的,快速核酸檢測法在15分鐘左右就可以出結果。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是熒光定量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時間需要三到四小時,一般在6小時內出結果。實際工作中為了便利,快速篩查需求,目前有快速檢測方法,可以在15分鐘左右出結果!
核酸檢測結果不出來,可能是時間太短、檢測樣本多、來回行程延遲、樣本丟失等因素導致的。
1、時間太短:目前醫療機構提供的普通核酸檢測結果需要6-8小時,緊急情況需要3小時左右。如果核酸檢測的時間太短,結果還沒有出來。
2、檢測樣本多:如果是集體檢測,同時采集大量樣本,排隊等待核酸檢測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時間,可能會延遲到12-24小時左右。
3、來回行程延遲:標本需要送到上一級醫院檢測,來回路上會耽誤時間,出結果的時間自然也會延后,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
4、樣本丟失:樣本因各種原因丟失,如果檢測后36-48小時仍無結果,可咨詢檢測機構。如果確認丟失,需要再次收集。
核酸檢測后建議在家耐心等待,由于不知道是否感染,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避免病毒傳播。
核酸檢測能管多久沒有嚴格地規定,每個地區的要求也不同。例如,一些地區的返鄉人員需要在48小時內持有核酸檢測報告。根據這一理論,核酸檢測可以工作48小時。但一些高危地區的人們每天做一次核酸檢測,根據這種測試方法,核酸可以維持一天。因為核酸檢測并非百分之百準確,感染后可能不會立即出現陽性結果,有些人可能在感染后兩天才出現。因此,如果高危人群需要每天做核酸檢測,可能在感染后幾天呈陽性。由于人們的病情不斷變化,在感染的早期,體內的病毒數量可能相對較少,不容易被檢測到。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