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9 14:48:16 編輯:本站整理 6187
對于很多人來說面粉都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區別,其實面粉也有無低中高不同的等級,料理新手在看食譜時,是否曾經對上頭寫的「低筋面粉」、「高筋面粉」有所疑惑呢?白白的面粉看起來明明差不多,為什么還需要分成這么多種?到底有什么差別?
面粉主要由淀粉、蛋白質和礦物質組成,而所謂的「低筋」、「高筋」,指的就是蛋白質的含量,依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加水后面團中的蛋白質會吸水膨脹,之后持續進行攪拌就會形成「面筋」,面筋具有彈性、延伸性和韌性,筋度愈高的面粉加水后黏度愈高、不易松散,能夠用來制作不同的料理。
別名:澄粉
不含面筋的面粉,加入熱水糊化后,可用于制作粉皮、蝦餃、水晶餃這類港點面食,煮熟后內餡看起來若隱若現、外皮晶瑩剔透是其最大特色。
內餡若隱若現的港點蝦餃,用無筋面粉做出半透明的外皮。
別名:低粉、蛋糕粉、薄力粉(日本)
蛋白質含量最低(6.5%~9.5%),顆粒細小、麩質也較少,因此筋性低、延展性小,制作出的成品松軟化口,多用于制作甜點,像是中式糕點,或是海綿蛋糕、戚風蛋糕、松餅、餅干及派皮等精致西點。
最近超火紅的千層蛋糕也是使用低筋面粉,作出柔軟口感。
別名:中粉、多用途面粉、中力粉(日本)
蛋白質含量介于低筋和高筋面粉之間,也可以取用等量的高筋與低筋面粉混合替代。中筋面粉筋度適中,所以用途最廣,大多數的中式面食都是使用中筋面粉,例如面疙瘩、餃子皮、燒餅、包子和饅頭等,吃來軟中帶點嚼勁。
不少人在制作餃子皮時,也會在中筋面粉中加入適量的高筋面粉,增加Q度。
蓬松又帶著嚼勁的饅頭,是用中筋面粉制成。
別名:高粉、面包粉、強力粉(日本)
蛋白質含量約在11.5~13.5%左右,加水攪拌后會出筋,黏性、韌性和延展性都比以上兩種大,完成的料理具有彈性,咀嚼的口感較明顯,適合用來制作吐司、面包、面條和披薩皮這類會經過發酵的食品。
面包、吐司是用高筋面粉發酵而成。
除了料理之外,面粉也經常用于清潔,其中高筋面粉的吸油性最強,加水后做成的面糊經常當作天然清潔劑,用來清洗碗盤或是清潔內臟類食材。
蛋白質含量最高(超過13.5%),筋度和黏性都極高,用于制作通心面、面筋和油條等富含嚼勁的面食。
中國人最愛的傳統早餐:油條,用特高筋面粉揉出嚼勁。
面粉已經加入了膨漲劑,在烘焙時時不需要另外再加發粉,較方便易用。可以在100克~120克的面粉加入一茶匙發粉,就是所謂的自發粉。
保存方式:面粉要保持干燥,裝入密封罐中置于干燥、陰涼處保存;若每次的使用量小,可以裝入保鮮袋中密封,放進冰箱冷藏。
使用方式:使用前最好先用網篩過篩,可以避免結塊,并且在拌入面粉時更容易均勻,做出的成品也會比較松軟。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