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09 08:48:35 編輯:本站整理 1476
荸薺又叫馬蹄、地梨,既是水果又可以做菜,有清熱生津,開胃消食等多種功效,而且生食口感脆嫩清甜,但是荸薺是寒性還是熱性的呢?荸薺是寒性的嗎?
荸薺性寒味甘,能清熱生津,開胃消食,潤燥化痰,清音明目,利尿通便。針對近年來動物性食物比重不斷升高,酸性和內熱體質的人日益增多,適當吃些荸薺等寒性堿性食物,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養生專家認為荸薺本身是寒涼性食物(小貼士:食物簡單分為寒性、涼性、溫性、熱性、平性五個屬性)寒涼性食物:在藥理上講屬于陰性,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多適用于熱性病癥。
生食要洗凈去皮,以免感染姜片蟲。食用荸薺既能清熱生津,又可以補充營養,發燒的病人可以多吃,脾胃虛寒者少吃。
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因此荸薺適于兒童食用。
對降低血壓有一定效果,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
有潤肺化痰,生津作用。所含的淀粉及粗蛋白能促進大腸蠕動,所含的粗脂肪增加了潤腸通便的作用。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于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荸薺汁加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一起,稱為“五汁飲”,用于生津消熱、降低血壓。
荸薺10只,帶皮蒸煮,每日服食。
荸薺絞汁冷服,每次125克。
鮮荸薺250克,甘蔗1根,切段,入鍋煎煮,熟而食之,有清熱消炎,生津止渴之效,適于發熱后期之心煩口渴和低燒不退,還可預防流感。
荸薺500克,煮熟搗爛,加鹽、姜、豆粉,擠成丸子,油炸后撈起。生粉勾芡成鹵,澆在丸上,味鮮滑口,可消食開胃,利腸通便。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