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22 16:29:52 編輯:5號網-qiwen 0
踢毽子其實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尤其是下肢的運動更為突出,所以一定程度上踢毽子可以輔助減肥。那么踢毽子有什么好處呢?踢毽子會不會損傷膝蓋呢?
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協調運動為主,功夫在腳上。盤、磕、拐、蹦、落,轉身穩步,起跳,前合后仰,在他人看來,就像欣賞舞蹈。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以縱軸為中心擺動,帶動遠端供血最困難、動作難度最大的部位,增強了肌肉的力量和相應關節的柔韌性。盤、拐、繞等動作,縫匠肌、腘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鍛煉;而錛、磕、落等,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既增強了肌肉、骨骼的運動功能,又有效地預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礙性疾病,尤其是辦公族罹患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性疾病。
踢毽子對膝蓋有一定損傷,應該注意踢毽子的時間和強度,避免關節出現損傷。踢毽子時有單腿站立的動作,會造成膝關節的壓力瞬間過高、關節軟骨磨損,從而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在健身時要選取合適的鍛煉方法,既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增加了關節的靈活度、肌肉的強度,又要避免對關節造成過度的損傷。踢毽子的益處,就是在反復踢毽子的過程中,會使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的強度增加,從而更好地維持關節穩定性,避免骨質增生,從而避免關節間隙出現過多的狹窄,有助于避免關節軟骨的過度磨損。
1、帶護膝踢毽子:護膝可以利用彈性繃帶去限制關節活動范圍,減少關節軟骨磨損,暫時提供膝蓋穩定的少許支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膝蓋。?
2、選擇在平坦、軟硬適度的場地上踢毽子:因為踢毽子也是要進行跳躍。跑動的,如果場地硬度太強,在踢毽子的過程,對膝蓋的沖擊力會更大,傷害膝關節的幾率也會大大的增加。因此最好是選擇地面軟硬適度的場地進行。?
3、控制踢毽子的強度:注意控制踢毽子的時間,不要太長,在30分鐘為宜。避免膝蓋的負擔時間過長。
1、中老年人,因為中老年人的膝蓋有退行性的病變,平常沒有任何癥狀,運動不當時則比常人更容易出現不適。就算要踢毽子也要把握好度,科學的踢毽子,不要踢花樣毽子。?
2、肥胖者,容易出現關節損傷,因為體重越重膝關節所受的負荷越大。?
3、是有膝關節病史的人,如碰傷、摔傷、扭傷,踢毽子時受傷的機會更大。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