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28 09:00:57 編輯:5號網-zhaowei 568
大家都知道,日常生活中食物有酸堿之分。一般人判斷食物的酸堿性是通過味道來判斷的,例如,吃起來帶點酸甜味的就屬于酸性食物。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法。那么,如何判斷食物的酸堿性呢?鮮棗是酸性還是堿性呢??
對于酸堿性食物的區分,大家可能都存在錯誤觀念,以為靠舌頭品嘗,以味覺來判定是酸味或澀味;或取石蕊試紙,按理化特性,看其顏色的改變,變藍為堿性,變紅為酸性;或以平日飲食之經驗來區分,以為檸檬、醋、橘子、蘋果等食物口味偏酸,因此屬于酸性食物。總之眾說紛紜。其實食物的酸堿性,取決于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
食物基本都含有5大類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稱糖類)、維生素、礦物質。人人皆知蛋白質、維生素非常重要,礦物質雖然只是微量,但卻也是維系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對人類而言,必要的礦物質中,與食物的酸堿性有密切關系者有8種:鉀、鈉、鈣、鎂、鐵、磷、氯、硫。前5種元素進入人體之后就呈現堿性。動物的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五谷類,因含硫、磷、氯元素較多,在人體內代謝后產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他們是人體內酸性物質的來源;而大多數菜蔬水果、海帶、豆類、乳制品等含鈣、鉀、鈉、鎂元素較多,在體內代謝后變成堿性物質。
從營養的角度來講,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實際上是指成酸性食物和成堿性食物,是針對他們對人體酸堿平衡的影響而言的,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是一個生理性概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味覺或食物溶于水中所表現出來的化學性質,它是指人吃了某種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最后在體內變成的物質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
鮮棗是堿性酸性食物,食物的酸堿性,取決于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鮮棗雖然吃起來可能帶酸味,但是判斷是堿性還是酸性食物是看人吃了某種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最后在體內變成的物質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所謂食物的酸堿性,是說食物中的無機鹽屬于酸性還是屬于堿性.一般金屬元素鈉、鈣、鎂等,在人體內其氧化物呈堿性,含這種元素較多的食物就是堿性食物,如大豆、豆腐、菠菜、萵筍、蘿卜、土豆等。
據研究,健康人內環境的PH值在7.35-7.45之間,換句話來說,就是人體的體液應該保持弱堿性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補充堿性食物來維持人體酸堿平衡。
堿性食物能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堿性食物能促進血液循環,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吃堿性食物有利于疏通血管,有效緩解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之一,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時,機體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能量,更易發生酸中毒。所以多吃堿性食物有利于預防糖尿病患者酸中毒。
痛風是由于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病變,是一種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痛風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堅果、牛奶等堿性食物,對促進組織內淤積的尿酸鹽溶解有一定幫助。但是,高嘌呤的食物痛風患者需少食,如花生屬酸性食物且嘌呤含量較高,建議痛風患者最好少吃。
5、抗疲勞
因為人在運動后體內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質被大量分解,并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刺激人體,使人感到疲勞。合理攝取堿性食物,能抵消體內一部分酸性物質,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吃堿性食物還能降低尿液的酸度,降低酸性物質在膀胱中形成結石的風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