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12 10:35:51 編輯:5號網-liyun 609
春天到了,到了適合去除露營和運動的季節。有需要家庭買好了帳篷收拾好了物品就準備去也想享受春天的氣息,可是,真的能收拾一下就出發嗎?當然不行,有許多戶外露營的安全隱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戶外露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天氣
當野外露營第一個首先要考慮是天氣問題,在出發前必須先查看當地的天氣,盡量避免選擇雨天或者反復不定的季節。
2、防雨防風
在野外搭建帳篷的時候,盡量選擇好的營地,加固帳篷并增強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帳篷外加蓋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將各種旅行用品放置在帳篷中等。防雨應在扎營前觀察天氣變化情況,經常外出旅行多觀察多積累經驗就會掌握是個大慨。?由于風向的不穩定,有條件的可以帶上一個風向風力表,或根據下表查知風力,在記日記時不妨記錄一天最大的風速。,以選擇一個防風的扎營地。
3、驅蟲
由于在野外,難以避免蛇蟲的出沒,可以在扎營地的附近生一堆火,然后把柴灰掃在帳篷的周圍,生火堆,可以起到保暖,而且驅蟲驅蚊的作用,而火光可以嚇走蛇,老鼠及野獸,所以生火堆會讓在野外扎營的朋友有安全感。
4、準備用品
由于是野外露營,不像在家里樣樣具備,在露營前必須預料未知情況,做好充分的物料準備,一定要帶上藥品以及常用的止血及治療跌打損傷的藥物,已備有意外發生的時侯備用。
1、人在戶外活動中,最容易導致疲勞、四肢乏力的原因是什么?
缺少鹽分:鹽中含有人體最主要的陽離子——鈉離子。缺乏鈉離子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下降,產生疲勞或四肢乏力的感覺。
2、在戶外活動超過72小時的情況下,人如果滴水未進(包括食物),多長時間會導致休克?48小時:正常人如果滴水不沾,是熬不過48小時的。
3、正常的戶外活動中,人體缺水的真正指標是什么?嘴巴感覺很淡:人體缺水初期,會有口干或喉嚨干的感覺,這時你的身體在提醒你進水;當缺水超過人體代謝極限時,嘴巴會感覺很淡。
4、戶外活動中,不適合在什么樹林附近扎帳篷?
漆樹林附近:漆樹在夜間會進行劇烈的耗氧呼吸,夜間的漆樹林附近會嚴重缺氧。
5、在未知情況下戶外活動超過兩天,應該優先準備的裝備是什么?
飲用水和食物:戶外活動的根本原則為存活。
6、在一次團隊登山活動中,你們遇上了危險,有一個人受傷,但是大部分人還能繼續活動,這時候你該怎么做?
部分人和傷者下撤,其他人繼續活動:團隊活動應該遵從一起來、一起走的原則。
7、在登山活動中,如果需要用繩索攀登山崖,正確的隊行是什么?
斜一字形:斜一字形能夠防止上方掉東西而不砸中下方的旅行者。
8、徒步拉練是戶外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負重徒步和非負重徒步的區別是什么?
增強耐力:戶外活動很多時候都會在超過體力極限的情況下進行,具備超強的耐力和毅力才能成就目標。
9、戶外活動中難免有人受傷,如果你的同伴傷及了頭部或脊椎,你需要將他移動到擔架或者平坦的地方,正確的做法是?
一人托住頸部,一人托住腰部移動:最好三人平托,避免受傷的脊柱移動,傷及椎間孔的神經。
10、如果你帶隊外出活動時有人意外受傷,搶救傷者會導致更多的人受傷;不搶救傷者,會導致其死亡,你該怎么做?
對戶外人來說,走進了戶外,放棄比堅持更需要勇氣。如果有事故發生,一定要保持冷靜,最主要的是控制隊伍的情緒,禁止任何沖動的行為;一旦作出放棄傷者、帶隊返回的決定,就要堅決執行。
一是看風景
離開了滿是高樓大廈的城市,懷著恬靜的心情步入大自然的懷抱,看到的是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一眼望去,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二是健身
戶外運動是一項特殊的體育運動,它所消耗的體力和精力均較大,是一種比較好的強身健體的方式。
三是交朋友
戶外運動是眾多隊員共同攜手完成的,需要隊員有團隊精神,同甘共苦,朝同一目標邁進,不分年齡,不分職業。
四是心情好
戶外運動可減輕工作上的壓力,忘卻煩惱,百納大川的浩瀚之氣能克服身心狹隘等心理問題,使你的心胸開闊,“宰相肚里好撐船”,不至于像冰棱柱一樣脆弱,進而在新工作中得心應手,新挑戰中游刃有余。
當然,大自然在帶給你快樂和健康的同時,也充滿了各種各樣危險和不確定因素。因此,必須注意出行安全。楊馳強調,安全因素是登山等戶外運動的前提。
這個運動絕不是冒險和探險,沒有安全保障的項目是絕對不能做的,沒有安全把握的路徑絕對不能涉險。
看完后,你可以對比下,你參加了什么樣的戶外活動,你是否經常感覺孤獨與寂寞?據研究表明,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人,在運動的時候體內會分泌一種荷爾蒙,讓人身心感覺愉悅。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