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29 16:28:45 編輯:本站整理 909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足以體現艾在中國傳統上的重要性。另外,艾是女人的神仙草,是不是艾灸也可以治療不孕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艾灸可以治療不孕。不懷孕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是子宮性的,卵巢的原因還有是輸卵管的原因免疫性因素等等,男性的因素等,因此要根據各自的不同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中醫的治療對這些的效果是不好的,是炎癥導致的輸卵管的堵塞就做試管嬰兒,是免疫性的就做免疫治療,是卵巢的排卵的問題就促排卵,因此治療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西醫的治療效果不好的話,可以嘗試中醫治療,中西醫治療效果會更好一點的。
本身有經、帶、胎、產等特殊生理過程,日常生活中飲食無規律,又肩負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風、寒、暑、濕、熱等外邪的侵害,導致氣機失調,使多數女性都處于上熱下寒體質,因為女性較敏感,情緒不穩定,又易因憂郁、急躁、怒氣、思慮過度等內在因素擾亂氣血運行,從而導致經絡不通、免疫力低下、內分泌失調等失衡狀態,出現手足冰涼、胃寒、胃痛、失眠、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癥狀,并成為困擾現代女性的通病。
婦女本身屬陰,再加上以上因素,大傷陽氣。久而久之,陽氣越來越弱,體質越來越寒,所以就得了婦科病。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病名五花八門。如痛經,月經不調,閉經,宮血(崩漏),輸卵管堵塞,息肉,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糜爛,囊腫,巧克力囊腫,多囊卵巢綜合癥,肌腺癥,內膜異位,宮寒,子宮內膜異常,不排卵,卵泡發育不良,卵巢早衰、肌瘤等等。
得婦科病,首先是人體無形的氣機運行不正常,氣滯血瘀。然后有形的血才發生變化,有形質(各種器官)才慢慢發生變化。要治好疾病,首先得調理好氣機的正常運行,然后病了的有形的才會慢慢變好。
所以,光靠西醫動手術,只是治標不治本,是根治不了的。用驅寒祛濕灸,溫經散寒,大補元氣或說中氣,祛寒濕,通經絡……慢慢地就把人體的氣機升降調理正常,祛水濕,補腎陽,脾陽,升肝脾,通血瘀,久而久之,各種病癥就會好了。
所以,艾灸是治療婦科病很好的方法。安全舒服,沒有副作用,自己也可以操作。這么多人用艾灸后懷孕了就是很好的證明,我們的臨床操作也證實了!艾灸能助孕!
主穴
1、關元穴:又名丹田,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處。主治疾病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遺尿、尿血、尿頻、尿潴留、尿道痛、痛經、閉經、遺精、陽痿。
2、氣海穴:【取穴方法】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等。
3、子宮穴:【標準定位】位于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主治病癥】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癥等。
4、三陰交穴:【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主治疾病〗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腳氣。
5、足三里:【標準定位】小腿前外側,當膝蓋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主治: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6、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癥。
①月經推遲或一貫后期,量少、色淡,腰酸畏寒,婦科檢查子宮偏小,卵巢功能異常者,為腎虛不孕,加灸腎俞、命門、血海、太溪。
②胸悶煩躁,郁郁不樂,月經先后無定,為肝郁不孕,加太沖、血海。
③形體肥胖,經期后行,量少者為痰濕不孕,加灸豐隆、陰陵泉。
治療方法
以局部有溫熱舒適的感覺為度,腹背部20分鐘,足部15分鐘。每日灸一次,7日一個療程,中間休息2-3天。經期停,受孕后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