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16 11:50:35 編輯:本站整理 341
現在已經是炎熱的夏季了,夏天就溫度非常高,高溫天氣下長時間呆在外面是有很多危害的,高溫天氣外出作業一定要注意防曬防暑,補水降溫。
1、高溫直接引起的疾病在高溫條件下,高溫直接引起的疾病包括中暑和精神性神經障礙。
(1)中暑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水鹽代謝紊亂引起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熱致疾病,,
(2)精神性神經障礙
精神性神經障礙又名熱疲勞,是指高溫環境對情緒,工作能力,技術效能產生的不良影響。
2、高溫誘發的疾病在高溫環境中,由于人體處于熱應激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大量出汗,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血管系統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消化系統功能減弱,從而引起原有的疾病加重,如血壓在受熱早期和晚期的劇烈變化,可誘發心臟疾病,出現高血液,冠心病等;血液粘稠度增加可引起血栓從而出現腦卒中;消化系統減弱導致人體負營養狀態而使原來的器質性疾病進一步加重。
(1)熱傷風
夏天氣溫高,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而炎熱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開始下降,加之過于貪涼,如直接吹風扇或空調,導致病菌,病毒乘虛而入,從而引起傷風感冒。
(2)熱中風
炎熱的夏季,人體出汗較多,而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少,加上生理反應遲鈍,所以在夏季容易脫水,脫水會導致血液粘稠,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輸向大腦的血液受阻變緩,發生中風的幾率增高。
(3)腹瀉
腹瀉與飲食不當有很大的關系,夏季氣溫高,濕度打,高溫高濕的天氣會促進細菌的繁殖和生長,食物容易腐爛,如果飲食不注意,便會發生腹瀉,尤其是兒童或嬰幼兒。
(4)心理疾病
由于高溫影響,大約有16%的人會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特別是中老年人,這種情況稱之為“夏季情感障礙”。這種情況的發生與氣溫,出汗,睡眠時間和飲食不足有密切關系,當環境溫度超過30°C,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適度高于80%時,氣象因子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明顯增強,情感障礙發生明顯增多,加上出汗多,人體內電解質代謝障礙,影響大腦神經活動,從而產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異常。
3、高溫嚴重可致死亡高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的直接導致疾病,有的間接影響原有疾病,或影響人的情緒和神經系統,而最嚴重的后果則是導致死亡。高溫作為一種氣象因素,本身就可以直接導致人出現重癥中暑而死亡,也可以作為誘發因素,使本身患有某些嚴重的器質性疾病的病人病情加重而死亡;此外,高溫引起人的神經功能減弱,導致事故發生而引起死亡,甚至高溫條件下人的行為適應活動,可導致行為改變而出現危險的行為因素導致死亡。
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產生中暑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人體在過高的氣溫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導致中暑。中暑按發病癥狀與程度,可分為:熱虛脫,是中暑最輕度表現,也最常見;熱輻射,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導致下肢血管擴張,血液淤積,而發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長時間暴曬,導致排汗功能障礙所致。對于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在高溫潮濕無風低氣壓的環境里,人體排汗受到抑制,體內蓄熱量不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處于緊張狀態,悶熱還可導致人體血管擴張,血液粘稠度增加,易發生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在夏季悶熱的天氣里,還易出現熱傷風(夏季感冒)、腹瀉和皮膚過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溫環境下,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而悶熱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此時再不加節制地使用空調或電扇來解暑,人體長時間處于過低溫度環境里,機體適應能力減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會乘虛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溫高濕環境,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極易腐敗變質,食用后會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腹瀉等疾病的發生。
1、多喝水,適當補充鹽分,盡量避免少吃辛辣食物和油膩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等新鮮綠色食品,在食用前最好以流動水沖洗。
2、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應放置幾分鐘后再食用,冰涼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應少用,尤其是小孩和在生理期的女性。
3、嬰幼兒的食物盡量不隔夜食用,因為乳制品可在短時間內變質,嬰幼兒的用具也應勤清洗,防止細菌的滋生。
4、個人衛生要注意。要勤洗手,在屋內時最好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逗留的時間。
5、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
6、炎熱天氣外出旅游時,最好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風油精、腸道消炎藥、保濟丸等常用藥。
7、中午要適當午睡一小時,減少工作強度。
8、要注意防蚊、蟲咬傷、器械割傷、開水、滾油燙傷等。
9、注意不要讓空調直吹頭部,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
10、宜穿吸汗、寬松、透氣衣服,以白、淺色為好,也應勤換勤洗。
人體最舒適的環境溫度在20-28℃之間,最理想的溫度是15-20℃,此環境中人的記憶力強,工作效率高;溫度在4-10℃時,發病率較高,在4℃以下時,易生凍瘡,發病率更高。環境溫度高于28℃時,人們就會有不舒適感。溫度再高就易導致煩躁、中暑、精神紊亂。在30℃時,身體汗腺會全部投入工作;氣溫高于34℃,并伴有頻繁的熱浪沖擊,還可引發一系列疾病,特別是心臟、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死亡率明顯增加。37℃以上的高溫對人體的蛋白質有一定的破壞。若人體溫度達到40℃以上,生命中樞就會直接受到威脅。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水煮蝦煮多長時間?水煮蝦煮幾分鐘?蝦,是海鮮中最常食用的一種海鮮。一般情況下,營養專家都會建議水煮……
n95口罩多久換一次 n95口罩可持續使用多少個小時 醫用外科口罩哪里能買到 醫用外科口罩藥店有賣嗎 女生說sp是什么意思?女人發消息sp暗示什么? 醫用口罩可以在哪里買 醫用口罩的價格5H跟帖
最熱標簽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