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17 08:28:09 編輯:5號網-xweiyi 0
低血壓是一種經常發生在年齡比較大的人身上的一種疾病,而導致我們患上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可能出現一些癥狀從而害怕自己患上低血壓,因此我們在這里便來了解一下低血壓的癥狀或表現?低血壓的原因及危害?
低血壓表現有很多,低血壓常見頭暈、乏力、四肢不溫、心慌氣短。疲憊,無力,頭疼,頭暈,心前區疼痛或不適,神經功能障礙,最常出現的癥狀是大腦供血不足,表現為頭暈,尤其從下蹲到站起來時由于大腦供血不足而導致一過性的眼前發黑,甚至暈厥,胃缺血則胃酸分泌減少,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惡心、嘔吐,同時可以出現手腳發涼、乏困無力、出虛汗、心慌等癥狀。低血壓時間過長的話可能會造成腦出血,隨著年齡的增高也可能會轉變為高血壓,建議針對低血壓及早檢查明確引起低血壓的原因,針對病理性低血壓,平時注意飲食生活規律,適當鍛煉提高身體體質。
血壓低的主要原因有血管內血容量減少、心肌收縮能力減低、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血管內血容量減少常見的原因有,比如開放性的創傷導致大量出血,或者是消化道出血、其他大臟器出血。這些都會造成體內的血液丟失,造成血管內血容量減少,間接導致血壓降低。另外,心臟收縮能力減低,比如比較嚴重的心衰患者,心臟收縮能力降低之后心臟排血能力也相應減低,血壓也會相應下降。還有一些患者有其他因素,常見的有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壓就會直接減低。還有一些感染因素、過敏因素,創傷因素、心肌梗死等,都會造成血壓下降,應該從原發病上相應的找到原因。
正常人體的血壓值,為高壓也就是收縮壓90-139mmHg,低壓也就是舒張壓60-89mmHg。一旦高于這個范圍,屬于高血壓的情況;而低于這個范圍,屬于低血壓的情況。一旦出現低血壓,首先,要糾正貧血、甲狀腺功能減低、惡性的腫瘤、長期的營養不良等因素。另外,如果血壓持續不升,可以給予靜脈泵入腎上腺素提升血壓;還要加強營養,多吃優質蛋白,定時定量的運動,增強體魄,這樣才能使患者的血壓得到提升;還要多吃補血、補氣的食物,比如丹參、紅棗、阿膠等,對提高血壓有一定益處。
在醫學上,人體血壓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即為低血壓。低血壓存在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而生理性低血壓如無明顯癥狀,不需要進行治療只需進行身體調理。病理性低血壓主要與感染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有關,應明確病因,對癥治療。耳鳴、頭痛、頭暈、眼花、肩膀酸痛、手腳冰冷、易疲倦、思考力和注意力大不如前,或胸部有壓迫感、灼熱感,或腹鳴、便秘、下痢、腸 積氣、腹部鼓脹,或男性出現陽萎、女性出現無月經等這些現象都是低血壓患者的表現癥狀。以上臨床表現不是所有低血壓患者都會出現的,有些低血壓患者是完全沒有癥狀的。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