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09 18:12:10 編輯:5號網-lkn 386
春天,是最適合睡覺的季節,溫度不冷也不熱,總讓人昏昏欲睡,愛發困惑。但也有人困惑,春困會影響健康嗎?關于,春困是一種病嗎?春困會影響健康嗎?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好臥”、“安臥”、“自瞑”,則是祖國醫學對嗜睡癥的記載。排除疲勞、缺覺等因素,如果人們不分晝夜,總是處于昏昏欲睡或想倒頭就睡的狀態,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發病信號,就應該去看醫生了。每年3-4月是心血管病高發期,尤其是早春時節,早晚溫差大,氣候多變,需防“倒春寒”來襲,低溫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流緩慢或血壓驟變,極易誘發腦血管疾病。
所以“春困”現象并不是什么嚴重的病癥,也不存在一定要治療的問題。但是對“春困”現象要正確對待,既不要過分緊張,也不要漠不關心隨它去,否則也會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古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寸金難買寸光陰”,早睡早起早鍛煉可解“春困”。但解“春困”還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有關研究指出,有“春困”癥狀的人,往往存在著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等“陰虛”現象。飲食上要多食馬蘭頭、薺菜、芹菜等滋陰的食物,少吃桔子、羊肉等溫性食物,也可用中藥楓斗、西洋參等調理。同時,要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多的地方活動,給大腦以更多的氧氣。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春天的刺激使大腦皮質的興奮性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也相應提高,耗氧量加大,但大腦一時適應不了在冬天養成的對高氧的依賴,結果是人體機能暫進不能適應環境而感到困乏疲倦。這是“春困”的人體生理因素的奧秘。
一、由于此時節濕氣重,人體若陽氣不足,易受濕邪侵犯,脾因濕困而致運化失職,出現易困嗜睡、精神難以集中、疲倦乏力、腸胃問題等,這在中醫上被稱為“濕困”或“春困”。春困會影響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氣機郁滯,便容易令人情緒異常或低落。
春困怎么辦六個方法幫你消除春困又提神
二、除了季節的轉換,濕氣加重容易令人“春困”之外,經常進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少運動、缺乏休息,都容易使人的脾胃功能欠佳。小兒形氣未充,臟腑嬌嫩,脾之運化功能未完備;老人、長期患病者等脾胃虛弱,亦較易有“春困”的癥狀。
三、其實,春困是人體應對季節轉化而自然做出的調節反應,所以春季感到疲憊無力很正常,但若有嚴重的癥狀如嗜睡、經常疲倦乏力等,則需注意。
而很多情況下,如果春困太嚴重的話,則可能是抑郁癥等情緒病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壓等疾病引起的。同時,若身體肺臟功能虛弱的話,則也是會導致春困的。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