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31 12:13:30 編輯: 1157
對于白領、IT這類群眾,多數都喜歡簡單方便的跑步鍛煉身體活動筋骨,但是當大家開跑之前覺得大家有必要去先了解一些關于跑步中出現受傷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跑步后膝蓋疼不能繼續跑,最好是停下休息或者減緩速度步行,如果是膝蓋受傷了,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1、跑步后膝蓋疼可能是錯誤的跑姿和不適合的跑鞋導致膝蓋受傷。發現膝蓋疼應緩慢減速,還要縮短終點與目前位置的的距離。如果是跑步后膝蓋疼,就應該休息充分,第二天減少跑步的強度,第二天膝蓋仍然痛的話,可以做一些康復訓練。
2、由于跑步時大腿肌肉反復收縮,膝關節重復屈曲、伸直,造成髕腱韌帶承受的壓力過大;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引起髕腱韌帶的細微損傷。長此以往可以產生局部的無菌性炎癥,以及髕腱的變性、變脆,甚至發生撕裂。剛開始會導致膝蓋(髕骨)肌腱發生微小的撕裂,這時,你的身體會試圖修復這些損傷。所以為了把傷害降低,促進膝蓋疼痛的緩解,跑步時發現膝蓋疼痛就可以不再堅持,應該緩慢減速,調整為快走至慢走的過度。
天天跑步好還是隔一天跑一次好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
跑步新手需要隔天跑,新手不適合每天跑步。
對于有一定健身基礎、掌握好正確的跑步方法的人來說,很想跑步的話,建議最多連續跑兩天。
對于需要參加全程馬拉松的跑步者,也應該遵循避免超負荷跑的原則,為了防止身體受傷,至多連續跑兩天,之后隨身體情況休息恢復。
根據研究表明,上午9點到10點和下午4點到6點這兩個時間段為最佳跑步時間。
原因一:上午9點到10點空氣清新,含氧量高。
原因二:上午9點到10點,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達峰值,調動身體各器官有效發揮功能,機體各項狀態相對較好,你會覺得精神集中、精力充沛、富有激情。
原因三:上午9點到10點這個時間段正好處于兩餐之間,運動對消化系統的不良影響最小。
原因四:根據人體生物鐘調節原理,下午4點到6點這個時間段,身體的適應能力及體力的調動發揮是最佳的。此時絕大多數人精神平靜穩定,體力充盈,技術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準確性及適應能力均處于最佳狀態。
判斷你消耗多少熱量唯一的兩個變量就是心率和時間。對于想通過跑步減肥的朋友來說,可將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因為最大心跳率的60%~70%是最能夠讓人體維持連續運動狀態且燃燒脂肪效果最好的心跳區間。有了相當長時間的跑步經歷,就可以將心率提升到75%-80%,因為跑步越久的人耐力越好,適當提升心率,縮短跑步時間也能很好地每天跑步減肥。
知自己最大心跳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利用220-年齡=最大心跳率的公式。跑步時可以佩戴心率表監測心率。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