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2 08:53:34 編輯:本站整理 1066
近期,小林哥在網絡上爆料,楊冪最愛吃糊塌子,引起眾網友們的注意力。那么,糊塌子是什么?為什么叫糊塌子?
糊塌子是傳統面食,美味可口。把西葫蘆擦成絲,和面拌成糊,再和輔料拌勻,餅鐺燒熱,淋少許油,倒入面糊攤平(圓形),兩面烤焦即成。
主料
面粉100g,西葫蘆150g,雞蛋2個
輔料
油適量,鹽適量,小蔥1根,香菜1根,雞精少許,五香粉適量
步驟
1.雞蛋打散,西葫蘆擦絲,小蔥,香菜切碎備用。
2.西葫蘆,面粉,雞蛋,蔥花,香菜放入盆中,加入鹽,五香粉,雞精。
3.再加少許清水攪拌成為面糊。
4.平底鍋加少許油,舀入一勺攤成博餅,中小火煎至一面定型再翻面。
5.直到兩面餅微黃熟透,把所有面糊做完即可。
小貼士
1.面糊不要太稠,稍微稀一點,做出來的面餅才會軟和香嫩。
2.煎至的時候火不要太大,中小火即可,一面定型之后再翻面,這樣才能保證餅的完整。
煎餅是北方人飯桌上的常客,北京人叫糊塌子。因其煎好后水分少較干燥,形態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疊層,口感筋道,食后耐饑餓,是一款不錯的主食,尤其跟土豆絲、孜然辣椒絲、酸豆角肉沫搭配一起吃,美的不要不要的(北京人做糊塌子要放西葫蘆絲的)!
聽老人們說過,糊塌子最地道的要用“斛瓜”,就是像一個大大的逗號的那種淺綠色外皮的瓜,現在很少見了,大部分都用西葫蘆做,我家也一樣。
我認為要做好糊塌子,西葫蘆的選擇很重要,我一般選那種一尺多長的、外皮深綠色的“成年”西葫蘆,而且千萬不要去皮。這樣的西葫蘆瓜肉致密、清香味濃,而且營養成分含量高、纖維豐富,做好的糊塌子也易成型。尤其注意不要去皮,姑且不談西葫蘆的皮入藥能夠利水、除濕、祛暑、通便,但就那咬起來咯吱咯吱的口感,遠非其它食材可比。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