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0 08:52:11 編輯:本站整理 5797
一部劇帶動了一方的美食文化,甚至很多人都想常常甑糕,而且又好奇為何是地方叫jing糕?
甑糕是陜西很有名的一道特色小吃,對于甑糕叫法不通一,有的地方還叫鏡糕在西安的小吃街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的,甑糕吃起來香甜可口,而且很有韌性,頗受外地游客的稱贊。對于甑糕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黃帝時期。
據《古史考》記載:“黃帝始作釜甑,火食之道始成。”可見,“甑”在原始社會后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銅甑”。鐵器產生后,“甑”又由青銅改變為鐵制的。從此,“鐵甑”就世代沿襲,流傳至今。它形似圓筒,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置大口鍋上,可以蒸物。
甑糕,是由三千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糗餌粉糍”演變而來的。“粉糍”是在糯米粉內加入豆沙餡(古時叫豆屑末)蒸成的糕餅,吃起來有豆香味。及至唐代,才發展為棗米合蒸。唐尚書令左仆射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棗米蒸破見花乃起)”和現在的甑糕一脈相承。
甑糕,使用一種稱為“甑”的蒸食用具而得名 。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鍋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黃河流域俗名勁子,故而甑糕也叫勁糕。所以念jing。
這里選擇一個家庭版的甑糕的做法,方便又簡單,在家里就可以吃。
1、長粒江米睡覺前泡上,早上撈出備用。葡萄干用朗姆酒泡好(如沒有朗姆酒,就把葡萄干用水稍微泡下撈出)無核金絲蜜棗用水泡兩小時瀝干撈出,取一個空盆
2、一層米一層豆沙餡兒
3、再一層米放上泡好的葡萄干,因為喜歡吃豆沙我又放了些豆沙餡兒
4、再一層米,最后鋪上一層棗,倒入化開的紅糖水(沒過棗的一半)
6、電壓力鍋內膽放入少許水,放進碼好的不銹鋼盆。蓋上蓋子關閉壓力閥,三個米飯程序
7、出鍋了,棗的香味已經蔓延了我的房間,太香了層次感特別分明,想吃的朋友動手試試吧
甑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漢族風味小吃。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鍋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后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后,又變成了鐵甑。甑糕,就是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故名甑糕。
甑糕是由中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糗餌粉糍”演變而來的。《周禮·天宮》有羞籩之食糗餌粉糍的記載,“粉糍”是在糯米粉內加入豆沙餡(古時叫豆屑末)蒸成的餅糕。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并不放棗,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唐代,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如今的甑糕一脈相承。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