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26 13:31:34 編輯:本站整理 761
孕期有些是為了調理滋補,也有些是要一直病癥會需要喝中藥。那么孕期孕婦可不可以喝中藥呢?怎樣才能更健康安全的喝中藥?
大多數人的觀念認為,中藥一般會比西藥來得屬性溫和,也因此,懷孕期間,可能有許多胎孕不安的媽咪,會尋求中醫進行安胎指導。那么到底在懷孕期,孕媽咪能否服用含中藥材的藥膳呢?安胎尋求中醫來調理是沒有問題的;然而,民眾如果誤解這樣就可以自己去找中藥房抓藥給孕婦補身,那可能就帶有些許風險了!因為如果不了解中藥材,不慎買了不適當的中藥材,例如:具有通經活血、行氣破滯、瀉下、重鎮降逆等懷孕時需謹慎使用的藥材,反而可能因此給孕婦帶來滑胎的風險,所以孕婦用藥仍必須咨詢中醫師,以確保用中藥的安全。
在中藥材中可分為:慎用藥與禁忌藥兩類;這是根據中醫過去的臨床實際經驗所得來的結果。所謂慎用藥是在懷孕期間如果要服用時,要有病情的需要才能運用。而禁忌藥則是懷孕期間都不應使用的藥物,這類的藥物通常是有毒的中藥。建議在婦女懷孕期間,應尋求專業合格的中醫師,經詳細的辨證診斷孕婦的體質之后,再來審慎的調理用藥,這樣才是最正確的中醫用藥方式。日前報章媒體報導,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由于不知自己的體質寒涼,并在一周內連續多次吃了酸菜白肉鍋,因大白菜性質寒涼,以致不慎滑胎流產,這種情況通常是極少數的個案,但畢竟每個孕婦的體質殊異,正所謂「有是癥,用是藥」,如果在不了解自己有特殊體質的情況下,過量偏頗飲用或食用大量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材,即便是普通人,也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
不過,一般身體情況良好的孕婦,其實只要健康上沒有特別欠安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再額外進補中藥膳的。特別是進補一些帶有活血、燥熱性質的中藥材,反而對孕婦有反作用。例如人參分為白參(沒有炮制過,性質較溫和,像是粉光參)、紅參(有炮制過,性質較燥熱,例如高麗參),這類藥材雖然可以補氣,但在體質較虛弱的孕婦來說,一般在用量不過份的前提下影響不大,但紅參偏燥,真有必要使用,也應咨詢合格中醫師診斷用藥較妥,因為懷孕期準媽媽的體質會逐漸轉熱性。所以中醫有一句俗話:產前毋過溫補,產后慎用涼瀉。
有哪些藥材的屬性,是孕婦較不宜選用的呢?陳醫師指出,所謂是藥三分毒,故健康的人也是有病況時,才需服用藥方,對可以常用于食用的中藥材也有所規定,例如枸杞、紅棗就是屬于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對孕婦來說,禁忌藥,如:丁公藤、千金子、千金子霜、天仙子、蓖麻油、關木通;慎用藥中用以通經活血的,如:三七、乾漆、紅花、桃仁、凌霄花、通草、西紅花、急性子、穿山甲;以及行氣破滯的,如:王不留行、冰片、蘇木、虎杖、枳殼、枳實、禹州漏蘆、蒲黃、漏蘆;瀉下的,則如:大黃、番瀉葉」等,必須有所禁忌。
一般說來,活血化瘀類的藥材,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而容易造成出血而胎墮,如:桃仁、紅花等。而行氣破滯類的藥材,多具有走竄而耗氣傷津,損傷胎元,故孕婦必須謹慎使用,如三棱、莪術等。至于瀉下藥,因具攻下,導氣下行的功效,故孕婦也宜謹慎服用,所以孕婦應多食用蔬食,以利大便的排除。至于利水藥,因為孕婦常有妊娠水腫的問題,中醫治療此一病癥,從唐朝起就有一帖藥方:千金鯉魚湯。所以鯉魚是可以用來治療妊娠水腫的。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也是大家常知道的可以利水消腫的食材,但是中醫認為薏苡仁卻不適于用在妊娠水腫。而現在大家也常見的紅豆,就沒有這方面的疑慮。
與禁用藥不同的是,慎用藥并非完全不能使用。慎用的藥,一般必須經中醫師開立處方,對證治療,孕婦方可使用,但沒有特殊必要時,盡量避免使用這些藥物,或是選用藥性相近但效力較緩之物。陳醫師表示,在治療孕婦時,中醫師們都會時時注意藥物或方劑,是否有妊娠禁用或是慎用之情況,以避免造成健康影響。所以,請各位準媽媽一定要多咨詢中醫師。
而其他坊間常用作藥膳的紅棗、當歸、黃耆、枸杞、黨參、天麻…等,若適量使用于湯品中,只要并無一次性大量食用,通常無妨。另外,懷孕初期有孕吐困擾的媽咪,若情況不是很嚴重,但還是很不舒服,除可以尋找中醫師的幫忙外,生姜(注:老姜,非嫩姜)可暖中,是中藥的止嘔圣藥,故可以選用新鮮生姜壓榨取汁,大約一小匙于嘔惡嚴重時服用,可以有舒緩反胃的作用。而這樣的作用,也常建議在服藥會嘔吐的人,于服藥前五至十分鐘如法炮制,也可以幫助服藥。
由于懷孕期間,準媽媽們因體內荷爾蒙及新陳帶謝率的變化影響,多數孕婦的體質易偏向燥熱,因此,通常對于具溫熱燥烈性質的食物,如辣椒、蒜、咖哩、辛辣醬料、油炸等食品,建議宜少不宜多,切勿連續多餐食用。
此外,普遍常見的藥膳補品,如:麻油雞、姜母鴨、羊肉爐、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也都屬于溫熱性食品,在懷孕期間也不宜多量食用。相反的,屬于寒涼性的食品,像是冰品、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汁、橘子等,雖說孕婦體質上較可食用,但也不宜過量食用。尤其吃多了,出現有清徹的口水增多、白帶增多、胃痛、子宮收縮等現象,可能已過量,要注意。
對于需要同時服用中西藥的孕媽咪,中西藥可間隔約一小時服,一般因為西藥吸收較快,所以建議先服西藥,再服中藥。含藥膳的食品,建議最好在白天食用,避免在睡前服用易影響睡眠。至于中藥藥粉,不要用牛奶、果汁或茶水等飲品配服,才不至于影響藥物的吸收。最后,陳主任指出,懷孕期間,如果有任何不適癥狀,想要服用中藥,建議媽咪應就診于專業中醫師,請中醫師來開方治理,這樣才是懷孕安全服用中藥的原則喔!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