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3 08:50:46 編輯:5號網-zhaowei 1988
打開血蚶的外殼,很多人會被血蚶嚇到,里面都是紅色的如血一般的顏色。那么,血蚶為什么有血?血蚶的血能吃嗎?
血蚶,學名“泥蚶”。海南人就稱它為血蚶,廣府人稱它為“螄蚶”,潮汕地區的人們則習慣單稱為“蚶”。蚶屬于軟體動物的“瓣鰓類”,它的介殼形狀,作心臟形,兩殼質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壟溝,如瓦屋棱,約有三四十條,均由殼嘴而散射。肉柱紫赤色,多血,味極鮮美,嗜好之者,把它視作廉價的補品,下酒的佳肴。因其汁水如血色,故名;又往往因其殼色白如雪,常訛為「雪蚶」。
一掰開殼畫面血腥,血蚶的“血液”會慢慢的流出,吃到唇齒鮮紅還停不下來,不習慣它的人是怎么樣都不肯開口。愛它的人愛得深切,一頓飯下來,滿手都是腥味,還樂此不彼。
其實蚶到冬月,是最肥美的大造時候,人們喜歡在此時飲酒食蚶,是自然不過的事。有一些地方沒有蚶產,未曾見過食蚶的人,初見時,看到掀開蚶殼鮮血淋漓,肯定它必味腥難食,因而不敢染指,及至他吃了一兩顆之后,這才點頭稱善,更番尋味。江浙一帶以及上海館子中的食法,多配以浙醋姜絲、麻油等,但潮人的配料卻是“三參醬”(即辣椒醬、梅膏醬、酸醋),再加糖和蕪荽等物,掀而點食,實在是十分可口的時鮮。
血蚶一定要徹底清洗干凈,可先用刷子刷去外殼的泥沙,再反復用清水沖洗;另外,燙蚶一定得注意火候,下鍋略煮即要撈起且過一下冰水,確保蚶肉吃起來肉嫩而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