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31 08:14:29 編輯:5號網-jj 0
艾灸是一種現在非常常見的中醫理療方式,很多人都有過艾灸的經歷,并且有些人會經常艾灸,甚至是天天艾灸,那么我們便來了解一下艾灸多久做一次合適?艾灸后多久可以洗手?
艾灸一般每天灸1次,每次灸30-40分鐘左右,艾灸是比較傳統的一種治療方式,艾灸多久做一次要根據想要治療的具體疾病,還要考慮患者的體質是否適合做艾灸。艾灸具有解毒祛濕、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不同的疾病,艾灸的治療次數可能有差異,對于受寒導致的感冒、咳嗽、哮喘、腹瀉、胃痛等急性疾病的,可以每天艾灸,甚至治療一天可以2次直到病情緩解。如果陽虛寒凝嚴重的體質,做的頻率就會比較多。但是健康的普通人,艾灸每天都做容易上火,還可伴有口干、舌燥、長粉刺等現象。
艾灸之后一小時才可以碰水。由于艾灸是一種用艾絨制成的灸條懸灸在人體穴位上進行灼燒的治療方法,艾灸能夠打開人體的毛孔,排出大量的汗液,使毒素,淤積物等排出體外,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正常,疏通經絡。如果剛艾灸完就碰水,可能會使經絡發生淤堵,也可能會使病毒入侵體內,加重病情。建議在艾灸后碰水時,應選擇熱水。艾灸后人體的毛孔處于舒張狀態并且血液循環較快,盡量在20分鐘-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手,以防受到涼水刺激,其次艾灸后24小時之內盡量避免洗澡,并且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艾灸后一般不要用涼水洗手,要用溫水洗手。艾灸一般具有疏通經絡、散結消瘀的作用。艾灸時產生的溫熱會打開人體的毛孔,人體會有汗排出體內的毒素。如果艾灸后馬上用涼水洗手,可能會出現寒氣進入體內,造成體內寒凝氣滯,反而會加重病情。
艾灸是中醫治病的一種方法,艾灸主要具有溫經散寒、消瘀散結、消腫止痛、防病保健的作用。艾灸后任何時間都可以喝水,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可早些進水,但不要喝過多的水或者艾灸后停一兩個小時再喝水也可以。因為艾灸是一種溫熱的作用,好多患者艾灸后出汗比較多,這時候應當早點補充水分,會對身體有利。補水時應當補濃一點的水或者是鹽水,也可以喝米湯、果汁等,單純喝普通水效果可能稍微差一些。艾灸會調節人體的氣血,在艾灸的時候會排出大量的汗液,導致患者出現口干舌燥,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在這時喝大量的水可能會影響艾灸的功效。建議在艾灸后再喝水,喝水選擇喝熱水。艾灸后可以大量喝水,能夠促進身體的排毒,及時的補充體內的水分。
艾灸主要用于溫經散寒,主要是艾葉和燃燒之后的熱力起到了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理氣,甚至補益氣血、升脾陽氣的作用。艾灸之后濕邪的排出,是由于溫化寒濕之后出現臟腑機能上的改變,出現濕邪,特別是寒濕之邪,因熱得解的征象。對于濕熱艾灸是不適宜的,也就是艾灸之后寒濕困于身體的征象會有明顯好轉,比如身體的松快、輕松,以及水腫減退、項背拘急狀態的改善。都是艾灸之后消散的征象,艾灸對于濕熱是不適宜的癥候。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