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24 11:42:30 編輯:本站整理 410
近日一則因早餐亂吃6個月突發肝癌的新聞在網上熱議,一小伙因為亂吃早餐最終引發了癌癥,到底是什么早餐這么危險呢?肝癌的早期癥狀又是什么?
一名不到30歲的小伙突發肝癌,在排除了家族遺傳因素后,平時身體無恙的小伙對為何患上肝癌始終百思不解,直到上網看到“咸菜致癌”的新聞,結合自己平時早餐總愛吃雞蛋、牛奶配上點咸菜,認為是飲食中生成了致癌的亞硝胺,導致短短六個月內患上了肝癌。
咸菜為何會致癌?許多觀點把“兇手”指向了亞硝酸鹽。
多數蔬菜中都含硝酸鹽,在腌制的過程中,硝酸鹽會被一些細菌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但隨著腌制時間的延長,亞硝酸鹽又漸漸被細菌利用或分解,濃度達到一個高峰之后又會逐漸下降,最終基本消失。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只有腌制幾天就食用的腌菜,以及雜菌污染大、腌制時間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致癌的問題。
如果嚴格遵守傳統工藝,腌制、醬制和發酵時間超過三周,甚至達到幾個月之久,就可以避免亞硝酸鹽超標問題。
此外,腌菜時可加蔥、姜、蒜、辣椒汁、檸檬汁,這些物質都能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如蒜汁中的有機硫化物、檸檬汁中的維生素C和其他還原性物質,都能夠阻斷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致癌物。
1、絕大多數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區疼痛為首發癥狀,發生率超過50% 。肝區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2、肝癌患者常較其他腫瘤患者更感乏力,此與慢性 肝炎 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導致能量不足,或肝細胞受損,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謝障礙、某些毒素不能及時滅活,或由于肝癌組織壞死釋放有毒物質。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見癥狀,系由于肝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隨著病情的發展,消瘦程度可加重,嚴重時出現惡病質。
3、肝癌患者常有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致,它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尤為多見。 消化道出血較為常見,主要是由于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 靜脈曲張 所致。事實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導致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4、食欲下降、飯后上腹飽脹。曖氣、消化不良、惡心等是肝癌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其中以食欲減退和腹脹最為常見。腹瀉也是肝癌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國內外均有報道,發生率較高,易被誤認為慢性腸炎 。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所致的門靜脈高壓及腸功能紊亂可致腹脹、大便次數增多,腹脹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腸功能紊亂還可導致消化不良、曖氣、惡心等癥狀。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