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2-15 10:49:10 編輯:本站整理 310
孕育新生命是一件神奇的事,然而,不可否認地,為了享受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女性必須付出身材變形的代價。產后除了費心照顧寶寶,不免也為走樣的身材感到憂心,煩惱是否能重回孕前的窈窕體態,其實,想要恢復往日身材并非難事,一切都是有方法的!
望著新生兒的純真面容,內心不免涌上滿滿的感動與喜悅,然而,看著經歷像吹氣球一樣膨脹又消風的身材,想起孕前的曼妙體態,失落感頓時油然而生,擔心一切都回不去了!
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不要太心急,產后的身體器官需要時間慢慢歸位。她解釋,產后第一個月肚子還大大的,是因為子宮還沒回復到產前的大小與位置,這需要4到6周的時間,讓漲大的子宮回到產前約拳頭大小般及下降至骨盆腔。
事實上,孕期體重增加在正常范圍內(約12至15公斤)的產婦,生產當天扣掉寶寶體重、胎盤、羊水等,大致剩下5至7公斤,產后2周內因新陳代謝排出水分大概可再少2公斤,而坐月子期間因應哺乳需求,掌握每天攝取熱量不超過2,500卡的原則,加上哺喂母乳消耗熱量(每天約400至500卡),郭安妮醫師指出,其實產后多出來的體重已所剩無幾,并不需要刻意節食或特別運動。
產后減重有所謂的黃金期,郭安妮醫師指出,女性在產后3至6個月是瘦身的最佳黃金時期,利用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在產后1至2個月循序漸進達成瘦身的目標,并非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開始運動的時間,自然產與剖腹產有所不同。
自然產:出院后,產婦可視會陰部傷口的復原狀況,做一些溫和的伸展運動,待產后1個月再開始慢慢恢復運動習慣。至于較為激烈的如有氧、拳擊運動,建議3個月后再開始參與,避免肌肉韌帶受傷及子宮下垂。
剖腹產:由于腹部傷口需要較長的復原時間,產后2周可從事簡單的伸展運動,產后2個月左右再開始慢慢恢復運動習慣,但要避免過度使用腹部力量或拉扯腹部肌肉。至于激烈且有跳躍動作的運動,建議產后半年再開始進行。
郭安妮醫師表示,不要因為產后忙于哺喂母乳、照顧寶寶而疏于體重管理,否則等到過了產后減重黃金期,再來減重就得花上雙倍的力氣。但她也提醒,產后6周的體重若能超出孕前體重的10%,就是產后肥胖,需要進一步找減重的專科醫師或營養師咨詢。
適量飲食
郭安妮醫師提醒,不少產婦是在月子期間吃太補,攝取過多熱量,才是體重高居不下的主因。許多料理不是加麻油就是用酒煮,這些都是高熱量,或許產婦認為因要哺乳需要多吃點才有奶水,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有優質母乳當主食,寶寶才能健康長大;而優質母乳來自媽媽良好的營養品質,飲食內容應以低熱量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如瘦肉、魚類、蛋、奶類與豆類制品等。
她強調,不應為了擔心肥胖而以節食方式瘦身,這會讓蛋白質攝取量不足,潛藏日后骨質疏鬆的風險;也會讓產后掉發問題更加嚴重;還有眼前就會發生母乳不足與品質下降的問題,當然,營養素不足,沒有足夠體力,進而影響寶寶的照顧品質」。
伸展運動
雖然體重所剩不多,但是要面對的問題是肉肉松垮,不只肚皮,手臂、大腿、臀部都難逃肉松的命運,畢竟懷孕的日子隨著總體重增加,這些部位曾經讓脂肪駐足過而變胖,如今,雖少了體重,卻也沒了緊實感,但不要灰心,郭安妮醫師說,只要持之以恒做運動,大概半年時間就可以跟肉松說再見。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