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11 14:03:52 編輯: 631
發燒是普遍的一種病癥,許多人不管男女老幼基本都會有過發燒,發燒了許多人會選擇吃藥,還有的人會選擇睡覺喝熱水等等,其實這些方法都只能治療外在的,內在的東西還是無法快速治療好的,是需要一段漫長的療程才能完全康復的,那么從中醫的角度看發燒病癥會是如何的呢?中醫又有哪些治療發燒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吧。
發熱又稱發燒。由于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又稱為發熱。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
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
如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則腋窩體溫(檢測10分鐘)超過37.2℃可定為發熱。
發燒程度分四級:低熱、中等熱、高熱、超高熱。發燒時會出現局部疼痛,伴有局部紅腫、化膿或潰破者,多為感染,如中耳炎、扁桃體炎、皮膚感染。
若發燒時出現嗓子痛、流鼻涕、咯痰、胸痛、呼吸困難,并伴有鼻塞、咽紅腫、皮疹,胸部叩診有異常者,多為呼吸系統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肺結核、麻疹、風疹等癥。
方法一:
取穴:主穴大椎、曲池(雙)。配穴惡風或惡寒明顯者,加風門,咳嗽嚴重者,加肺腧,體質虛弱者,加足三里。
灸法:用艾條溫和灸,艾條距施灸部位約2~3cm,每穴施灸10分鐘。施灸時局部皮膚紅潤并有灼熱感,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每日灸1次。
方法二:
取穴:肝俞、期門、三陰交、行間、太沖
灸法:
1、用艾炷著膚灸,每穴灸3~5壯,每日灸1次;
2、用艾條溫和灸,每穴灸5~15分鐘,每日灸1次。
1、少穿衣、少蓋被,但在畏寒其可增加蓋被。
2、冷敷: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濕后放于前額,亦可用冰枕于腦后或額前。
3、溫水浴。
4、多休息。
5、飲食方面:應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稀飯,少給油膩食物。
6、不可自購藥物:發燒一定有其原因,須由醫師詳細檢查,不可自行亂服藥物。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